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是袋形动物门(Aschelminthes)、线虫纲(Nematoda)的寄生线虫,能够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已有研究表明旋毛虫对肿瘤具有抑制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旋毛虫与肺癌和乳腺癌具有交叉抗原,且相关抗原产生的抗体对相应的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肝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死亡率较高的癌症之一,肝癌组织具有良好的药物代谢系统的特性,极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肝癌治疗途径。因此,本研究拟通过筛选旋毛虫与肝癌细胞之间的相关抗原,制备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并检测其抗肿瘤效果。为以后获得对肝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的抗体治疗制剂奠定基础。为了筛选旋毛虫与肝癌细胞相关抗原基因并检测其对肿瘤的抑制效果,本研究采用筛选旋毛虫cDNA表达文库的方法获取旋毛虫与H7402肝癌细胞相关抗原基因,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子克隆表达,用该相关抗原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然后通过MTT实验以及荷H7402肿瘤裸鼠动物实验分析CK-1单克隆抗体抗肿瘤效果。最后通过免疫组化分析CK-1单克隆抗体对P53、VEGF、Bcl-2表达的影响,进而分析旋毛虫与H7402肝癌细胞相关抗原CK-1可能的抗肿瘤机制。结果通过筛选得到相关抗原蛋白包括:假定蛋白(Tsp02534、Tsp09956、Tsp07163)、酪蛋白激酶-Ⅰ(Tsp10907)、囊膜蛋白(Tsp10072)、分泌素受体(Tsp00188)、半胱氨酸串联蛋白(Tsp06120)。最终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酪蛋白激酶-Ⅰ(Tsp10907)即CK-1进行原核表达,并对所得蛋白进行纯化,然后制备CK-1蛋白单克隆抗体,获取的四株单克隆株1A7、2E9、2H3、5C2。利用MTT实验法检测CK-1单克隆抗体抗肝癌细胞效果,结果发现当CK-1单克隆抗体浓度为50μg/200μL时其肝癌细胞抑制率为39.13%,利用荷H7402肝癌肿瘤的裸鼠检测结果为最高浓度(100μg/200μL)CK-1单克隆抗体对肿瘤抑制率为39.23%。利用免疫组化分析CK-1单克隆抗体治疗后肿瘤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P53、VEGF、Bcl-2的表达情况,发现经过CK-1单克隆抗体治疗后P53、VEGF、Bcl-2表达均下调。本研究为旋毛虫抗肿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抗肿瘤生物制剂的研发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