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在我国,中职教育事业已愈益受到社会重视,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已初见成效,中职教育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增强,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也趋于合理。然而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来看,中职教育的内涵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与障碍,包括中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还难以跟上企业转型、产品升级的发展需求,中职教育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还缺乏深度和契合度,"多数学校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国家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基地" ①的发展目标还远未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困难的解决与障碍的突破都有赖于一支能真正满足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中职教师队伍。而这样一支中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必然离不开合理的中职教师政策及其价值取向的指引。中职教师政策的本质是政策主体利益的协调与分配,其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教师的利益,由此左右教师职业追求的方向。因此,本研究以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历史回溯、模型构建、问卷验证、变量修正来梳理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变迁的路径,揭示影响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发现价值取向变化的机理,归纳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调整的恰当方法,进而提出当前中职教师政策应该体现的价值取向。本研究首先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从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以政策内容和政策环境两个维度,对我国百年来主要中职教师政策进行了历史梳理,并且以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改革开放后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的阶段性变化进行了考察,描述了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的实然状态,并对价值取向的成因进行分析。经过对我国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历史嬗变的梳理发现,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评价标准和价值选择,通过价值取向外化为政策主体的特定价值目标。基于此发现,为进一步揭示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变迁的内在机理,本研究借鉴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尝试构建一个以价值标准、价值选择、价值目标为自变量,以价值取向为因变量的概念模型框架。根据模型提出三个假设,以历史上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的形成事实来检验假设。并且采用"一致"和"分歧"两把尺子,衡量和分析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的变迁,证明该模型框架可以解释我国百年来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变迁的原因。同时,为检验当前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下政策实施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下教师队伍管理状况进行调查,用模型框架验证了我国当前中职教师入职政策的编制价值取向、在职管理中职称评定的学术价值取向以及兼职教师政策的工具价值取向等现实表达。并根据调查结果,对价值取向内隐模型变量进行修正,以此为基础,提出中职教师政策应该体现"人人自主技术精进"的价值取向。本研究经过政策梳理,推论得出随着中国社会从晚清至今的变迁,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经历了 "工具→工具偏经济→政治→经济偏人本"的变化。并且得出:作为政策价值标准的不完全信息和影响政策价值选择的时间压力,都会造成政策价值取向偏离既定的价值目标。根据研究结论以及构建的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内隐变量模型,提出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调整的适当方法,即:以技术技能与学历学位并重为价值选择,以技术产权为价值标准,以自主技术精进为价值目标,从而确立中职教师政策"人人自主技术精进"的应然价值取向。研究的缺憾与展望。在确认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过程中,未及将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独立行业协会对参与当前政策决策的有效性做深入研究,此为不足之一;本论文提出了中职教师政策实然价值取向及其调整办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如何根据政策价值主体以及影响政策的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适时调整内隐模型变量,使"人人自主技术精进"这一价值取向更具科学性,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