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用二维心肌长、短轴应力及应变变化趋势评价不同构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趋势及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 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并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正常构型组(LVN)、向心性重构组(LVCR)、向心性肥厚组(LVCH)及离心性肥厚组(LVEH)四组,所有患者超声心动图所测得的LVEF>50%。另外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组)。于静息状态下测量所有受检者坐位时右上臂肱动脉血压值,连续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并计算左室收缩末期压力。应用Philips EPIQ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高血压各组及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和舒张末期厚度。用Simpson法测得LVEF,在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心脏左室收缩末期中壁长短径及室壁厚度,根据公式计算获得长、短轴应力(σm、σθ),同时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模式下,心尖部显示出最佳心尖四腔图、二腔图、三腔图及短轴切面的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存储至少3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后启动CMQ自动对图像进行分析,自动计算左心室纵向(LS)及圆周收缩峰值应变(CS)及其整体应变峰值(GLS、GCS)。 结果:①各组受检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五组间年龄、体表面积(BSA)及心率(HR)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N组)比较,高血压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呈递增趋势(P<0.05);LVN组与LVCR组间舒张压及LVCR组与LVH组间舒张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LVEH组与LVCH组间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受检者超声常规指标间比较:IVST、LVPW及RWT在高血压LVN组、LVCR组及LVCH组均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指标在LVEH组与LVC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MI在高血压各组间呈逐渐升高,显著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值、FS值在N组、LVN组、LVCR组及LVCH组间无明显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LVEH组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③各组受检者应力相关参数的比较:Lmes值在LVN组与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He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CH及LVEH组的Dmes、Lmes、Hes值均高于N及LV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H组的Dmes、Lmes、Hes值与LVC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各组受检者长轴及短轴-圆周应力、应变值比较:应力指标:与N组比较,LVN组的σm值虽高于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σθ值在高血压各组间呈逐渐增高趋势,与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各组间比较均有差异(P<0.05);LVEH组的σm及σθ值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变指标:GLS峰值在高血压各组均较N组明显减低,尤以LVEH组为著,各组间呈递减趋势(P<0.05);LVN、LVCR组间及与N组间比较,GC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H组与其它各组比较,GCS值显著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左室长轴和短轴-圆周应力值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早期构型阶段即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加,以后者为著,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值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整体圆周应变值维持不变。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当出现左室心肌肥厚时,左室长轴和短轴-圆周应力值进一步增加,左室整体纵向及圆周应变值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