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治理的民法分析——兼议我国网络空间治理的实名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t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从个人博客、网络论坛到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二大空间。网络在带给人们快捷、高效的行为方式时,也带来许多的不利影响。每年的网络侵权案件成倍增长。而传统的法律显然不能完全涵盖这些内容。如何在不抑制网络发展的前提下让网络空间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是各国都在探讨的问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网络空间的治理关系个人权益的实现、社会的和谐,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在深入剖析网络空间特征、本质的基础上,提出网络空间是个人权利得到充分实现的平台,是现代市民社会的一部分,国家对网络空间进行监管,实行法治化,应在市民社会的框架下讨论,应由市民社会的基本法-民法来调整。本文从市民社会的角度,分析民法对网络空间调整的特殊性。结合国外网络空间的治理,探讨我国网络空间应遵循的原则。 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网络空间的概述。主要阐述两个问题,一个是网络空间的界定及其本质;一个即网络空间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第二部分,网络空间治理的实证分析。主要评析了英国、美国、新加坡和韩国这几个西方和东方典型国家的网络空间的治理。第三部分,也是本论文的重点。网络空间具备市民社会的基础,网络空间的治理应当在市民社会的框架下进行。本章在市民社会的理念下分析了网络空间主体的性质;网络空间为传统的个人实现意思自治提供了新的平台。网络空间的特征也拓宽了网络空间的民事权利。网络空间的权利冲突也是网络空间治理所应当解决的问题。其中典型的就是网络空间的隐私权和网络空间的名誉权的侵权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着网络空间的未来发展。
其他文献
天主教在山西的传播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本文拟将理论结合实际,选取山西省清徐县清源镇六合村作为个案,试图通过对六合村村民民俗生活的采集,分析山西天主教信仰与
薄壁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开孔率和比表面积,同时其在强度结构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结合浙江浙能催化剂技术有限公司薄壁脱硝催化剂设计、生产及检测技术,对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