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工作是在分析了国内外链传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高强度汽车发动机用链”(01C26213300872)进行的。通过道路试验研究,分析了06CT汽车正时套筒链的磨损机制及销轴和套筒的磨损表面形貌,指出了在压力喷油润滑条件下汽车正时套筒链的磨损机制是以疲劳磨损为主,并伴有磨粒磨损。阐述了摩擦热导致位错密度下降是销轴和套筒摩擦表面循环软化的主要原因。通过汽车发动机总成试验,研究了06B汽车滚子链的磨损机制和磨损伸长率,分析了销轴和套筒磨损表面的微观形貌和滚子材料的金相组织,探讨了汽车链主要零件的塑性变形和磨损表面的循环特性,并通过联结牢固度的压出力试验阐述了汽车链过盈配合表面的微动磨损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特别研究了在较长时间的3000h发动机总成试验中,链板和滚子零件所产生的以往少见的大塑性变形问题。应用摩擦力测试试验台,测试并分析了张紧器和导向器采用的3种耐磨材料在无润滑和滴油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与正压力的关系。从链传动的噪声理论基础研究入手,通过试验实时分析了两种不同结构型式的06CT套筒链的噪声频谱,研究了06CT套筒链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与链轮转速、松边垂度和链条结构的关系,揭示了松边垂度对噪声的影响规律。基于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汽车链传动的主要磨损机制和多冲疲劳失效形式以及噪声产生机理,提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应于本土化的汽车链关键设计制造技术,提出了如何提高汽车链抗疲劳、抗多冲和抗磨损能力以及噪声控制的有效的性能强化手段。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国内为汽车发动机配套的链条生产企业,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了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