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目前患病率已接近30%,给我国带来极大的疾病负担。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受年龄、性别、生活习惯、遗传基因等多重因素影响,虽然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危险因素的干预防控工作,但是目前高血压的干预率和控制率仍然较低。而且未有效控制的血压将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对高血压人群的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目的:1.通过对甘肃省武威市农村高血压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农村高血压人群的流行特征及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2.基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型的检测分析,获取高血压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多态性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血压和血脂的关系,筛选易感基因;3.通过农村人群干预试验,分析维生素C对高血压人群血压的辅助控制作用,为农村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1.现况研究:对甘肃省武威市羊下坝镇51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现况调查。(1)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既往病史、高血压家族史和高血压用药情况;(2)体格检查:包括患者身高、体重和血压;(3)实验室检测:包括血糖和血脂。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检验和χ2检验描述人群流行特征,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相关因素与血压值及血压控制率的关联程度。2.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22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型和血压、血清学指标检测。(1)基因型检测: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67T与A1298C、蛋氨酸合酶(methionine synthase,MTR)A2756G和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ethionine synthase reductase,MTRR)A66G基因型;(2)血清学指标检测: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Hcy水平,氧化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和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3)血压: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通过t检验、ANOVA检验和χ2检验描述人群流行特征,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基因多态性对血压、血脂水平的关联程度,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基因多态性对血压和血脂异常风险的影响。3.社区干预试验研究:对51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维生素C干预试验研究。将患者按照地区整群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每天给予300mg维生素C,对照组不施加药物干预。所有患者均不改变其原有的降压药物治疗方案。每月对患者进行一次随访,主要内容为测量患者血压和了解患者药物依从性、主要生活习惯的改变和不良事件。并通过气象局和人工测量了解6个月的室外、0cm地面和室内温度。通过t检验、ANOVA检验和χ2检验描述人群流行特征,通过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on equation,GEE)模型分析维生素C和温度对患者血压和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1.武威市农村高血压人群的现况研究(1)人群基本特征:本研究共纳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2例,平均年龄(64.65±9.73)岁,男女比例为1:1.30。平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为(135.45±17.78)mm Hg,平均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为(82.38±11.70)mm Hg,血压控制率达到57.6%。(2)影响高血压人群血压值的因素:来自下二沟村、不参加农务劳动和服用降压药患者有较高SBP;年龄≥65岁、超重/肥胖、来自下二沟村、服用降压药、未曾患过心血管疾病和有高血压家族史患者有较高DBP。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与服用降压药呈正相关,与参加农务劳动呈负相关;DBP与年龄和服用降压药呈正相关,与性别和参加农务劳动呈负相关。(3)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调查地区间、是否参加农务劳动及是否服用降压药的血压控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参加农务劳动[比值比(odds ratio,OR)=0.49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321-0.863,P=0.001]为血压控制的保护因素。2.武威市农村高血压人群同型半胱氨酸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1)人群基本特征与基因型分布:共有228例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63.53±9.94)岁,男女比例为1:1.59。MTHFR C667T基因型分布为:CC 29.4%,CT52.2%,TT18.4%;等位基因突变概率为44.5%。MTHFR A1298C基因型分布为:AA70.2%,AC27.6%,CC2.2%;等位基因突变概率为16.0%。MTR A2756G基因型分布为:AA80.3%,AG18.4%,GG1.3%;等位基因突变概率为10.5%。MTRR A66G基因型分布为:AA52.6%,AG37.7%,GG9.6%;等位基因突变概率为28.5%。(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影响因素:男性、年龄≥65岁以及饮酒者有较高血清Hcy水平,并且携带MTHFR 667TT患者血清同Hcy水平高于携带CC者,携带MTRR 66GG患者血清同Hcy水平高于携带AG者。(3)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基因型与血压、血脂关系:MTHFR C667T基因型间患者DBP异常率不同(P=0.029),MTRR A66G基因型间患者SBP异常率不同(P=0.047)。(4)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压、血脂关系:血清Hcy与TG、TC、SBP、DBP、心率(heart rate,HR)无线性相关关系;ln Hcy与ln TC具有正相关关系(P=0.044),矫正性别、年龄、BMI、吸烟与饮酒习惯后,ln Hcy与ln TG的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9)。血清Hcy≥15μmol/L组患者TG、TC水平均高于血清Hcy<15μmol/L组(P=0.014和P=0.044)。血清Hcy≥15μmol/L组患者患TG异常风险较高(OR=1.889,95%CI=1.105-3.229,P=0.020);矫正性别、年龄、BMI、吸烟与饮酒习惯后,结果一致(OR=2.320,95%CI=1.285-4.192,P=0.005)。3.武威市农村高血压人群维生素C社区干预试验研究(1)随访期间的环境和人群变化:共有480例高血压患者完成随访,失访率为6.25%。最终有335例纳入研究,平均(64.8±9.2)岁,男女比例为1:1.25。随访6个月期间,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均逐步降低。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高血压患者中常吃水果的比例、参加农务劳动的比例和时间也逐步减少。(2)温度对血压及血压控制的影响:SBP、DBP和脉压(pulse pressure,PP)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平均室内温度(T≥10℃&<20℃:OR=1.609,95%CI=1.299-1.993),平均室外温度(T≥0℃&<10℃:OR=1.437,95%CI=1.125-1.836;T≥-10℃&<0℃:OR=1.853,95%CI=1.433-2.398;T<10℃:OR=1.644,95%CI=1.203-2.246)或平均地面温度(T≥0℃&<10℃:OR=1.533,95%CI=1.150-2.044;T<0℃:OR=1.916,95%CI=1.429-2.569)下降,均会造成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风险增加。(3)维生素C对血压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根据单因素GEE检验结果,干预组患者的DBP低于对照组(P<0.001),PP高于对照组(P=0.002),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19)。多因素GEE检验结果显示,在服用降压药物的人群中,维生素C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的保护因素(OR=0.563,95%CI=0.424-0.748)。结论:1.高血压患者平均SBP为135.45±17.78mm Hg,DBP为82.38±11.70mm Hg,血压控制率达到57.6%。参加农务劳动与血压控制相关。2.男性、年龄≥65岁、饮酒者以及携带MTHFR 667TT和MTRR 66GG基因型患者血清Hcy较高。MTHFR C667T基因型间患者DBP异常比例不同,MTRR A66G基因型间患者SBP异常比例不同。ln Hcy与ln TC和ln TG具有正相关关系。Hcy较高者TG较高,患高TG异常风险较高。3.维生素C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环境温度下降是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