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将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于手术室患者的转运质量管理中,对转运流程进行优化重组,通过比较、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患者转运质量及效率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综合医院手术室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手术室患者转运质量及效率提供依据,并为探索手术室患者安全转运质量管理模式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实地跟踪手术室患者转运的全过程,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开始前随机抽取162例转运病例作为实验组,记录并整理转运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不同阶段转运时间,应用PDCA循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对转运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干预和改进。PDCA循环管理法改进措施实施3个月、6个月后各随机抽取164例转运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改进前后不良转运事件的出现频率和患者不同阶段的转运时间。基本方法为: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执行措施→检查效果→总结经验或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研究结果]1.跟踪患者转运中改进前后出现的质量问题频率比较改进3个月后、改进6个月后转运中出现的送患者回病房时未更换外出拖鞋、未更换平车底座且平车轮子未消毒、只有一人转运患者的次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改进前后医护人员存的转运质量问题频率比较改进前后各135次操作中改进前外来器械车轮子未经消毒便推入手术室出现的频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3,P<0.001)。内穿拖鞋放置于外穿拖鞋鞋架上、外出衣放置于鞋架上、外出拖鞋放置于内穿拖鞋鞋架上、医生到换床间找患者家属签字、医生到换床间找患者家属看标本、未提醒患者携带影像资料出现的次数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改建前后担架员转运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比 改进六个月后担架员转运中患者头部未朝向大轮端出现频率是24%,经卡方检验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89,P>0.05)。4.改进前后患者不同阶段的转运时间比较经过PDCA循环管理法改进措施实施后三个月、六个月不同阶段转运所需时间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改进前后患者更换平车时间比较改进6个月后44名患者更换平车平均时间为47.34秒,改进后更换平车时间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476,P=0.034)。6.改进前后实习生及医护人员一人转运患者的次数比较改进前出现频率为29.6%,改进6个月后实习生一人转运患者出现的频率为20.1%,改进后出现频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P<0.05);改进6个月后医护人员一人转运出现的频率是13.6%,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研究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手术室患者转运中的不良事件减少、医护人员操作的规范性提高、患者不同阶段转运时间和平车更换时间降低、实习生一人转运出现的次数的频率下降,通过PDCA循环管理法的实施对手术患者转运流程进行规范管理,加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安全管理及转运技能的培训,规范了转运流程,有效提高了手术室患者转运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