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优越性及制度完善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ming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用特殊措施保护少数民族人权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民主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二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少数民族平等自治、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的政治制度,在加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改善民族关系,巩固国防,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一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我国目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已初步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处理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实现各地财力均衡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手段。民族自治地方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更具有结合民族特点自主管理的优势。《宪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一定的自治权,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精神和原则的指导下,民族自治地方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能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保证各少数民族按照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发展和繁荣。而且有利于缩小民族自治地方与一般行政地方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的稳定以及各民族的团结。  与一般行政地区相比,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有着极大的优越性。但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谐家园的构建,靠民族自治地方的客观条件是很难形成的,必须借助政府这只手来筹集发展资金。因此,建立规范的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民族自治地方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  本文以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优越性为出发点,分析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越性发挥的效用,根据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优越性所发挥的效用,发现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问题所在。从而提出民族自治地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想。充分发挥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优越性,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缩小民族自治地方与一般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
其他文献
合同形式为合同当事人合意的载体。对于合同形式,制定法上的强制性规定所在多见。本文拟解决的基本问题为:对合同形式的法律强制是否合理?强制的限度为何? 本文主体分为五个
审前准备程序的改革是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关系到审前程序自身功能的充实和完善,而且关系到整个诉讼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决业了今
在现代社会生活里,人们相互间协作、联系和影响的机会日益增加,而在协作和联系过程中,以某种相互联系的方式共同致人损害的机会和形式也越来越多。针对这种类型的侵权案件,法律必
在企业所有与企业经营相分离的现代股份公司中,股东并不直接经营或控制公司。行使公司经营职权的是董事会,其行为对股东、公司、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
在我国,公司收购对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已不十分陌生,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证券市场的建立,为我国公司收购的成长提供了基本条件。自从1993年宝延事件后,我国的公司收购事件频繁发生,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