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景韩是上海的名报人,担任《时报》、《申报》主笔近三十年,发表时评杂感近百万言,其时评杂感冷峻客观,短小精悍,抉其要窍,被时人称为“冷血体”,与梁启超的“新民体”并称。其“冷血体”影响了如胡适、鲁迅等新文学作家,还影响了周瘦鹃、严独鹤等通俗文学作家的时评杂感创作。但由于诸种因素的影响,其时评杂感的研究少有人问津。本文意在以陈景韩的时评杂感为研究对象,管窥报人杂感的创作特色,为通俗文学杂文史的建构乃至现代杂文史的重写做些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全面搜集整理陈景韩现存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考察与其时评杂感创作的诸种因缘及创作分期,阐释其时评杂感的思想内蕴,分析“冷血体”发展变化的历程及其语言特色。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语。绪论简要介绍本文的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要解决的问题。正文分三章,第一章概述了陈景韩的报人生涯及其时评杂感的创作分期,梳理陈氏的报界工作经历,考察其时评创作背后的个人因素和时代因缘;厘定其创作分期,阐述其不同时段的创作特点及其变化的因素。第二章阐释其创作的思想内蕴。在时评杂感中,陈景韩反对帝国主义,支持爱国运动;直面政疴,抨击黑暗政治;关注民生疾苦,提倡人道主义关怀;反思国民根性,提倡优良的国民品性,体现了其充当市民喉舌,社会良知的爱国进步的一面。第三章论述“冷血体”的形成及其语言特征。“冷血体”特点,史有定论,然,其“冷血体”如何形成,则无人研究。本章考察“冷血体”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变化发展的脉络,历史地看待“冷血体”,全面把握其特点。“冷血体”的语言是其报人杂感的重要特质,亦是“冷血体”构成的重要方面。为适应文化市场需求、适应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其语言方面呈现出市民化倾向。结语概述了陈景韩时评杂感的特点及其文学影响,亦指出了本论题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