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白鹭洲战国墓出土漆甲回软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s2h114n9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漆树的原产国,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收割、使用生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先民不断提高漆器制作技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漆文化。安徽省六安市白鹭洲战国墓M585出土了一批漆甲片,整体保存较好,数量较多,制作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这一时期军事、技术、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并为墓主人身份判定提供一定的依据。但是漆甲片存在脆化、裂隙、变形等病害,需要对其进行保护修复,而漆膜的回软技术是保护的关键部分。前人的研究中,对漆膜回软药品浓度、回软温度、回软时间等条件的选择主要是依靠经验,而未有一个科学的筛选。特别是在漆膜回软机理方面,研究者只做了漆膜回软前后结构的对比研究,而未对其回软过程进行具体分析。本论文主要进行以下工作:首先分析甲片的保存状况、存在病害;其次,通过超景深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出土漆甲的制作材料、工艺进行分析,为漆甲的保护修复工作、回软机理研究提供依据;再次,通过实验对漆甲回软条件进行科学筛选,得到回软漆甲的最适条件;最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红外光谱分析、热重等微观分析手段对不同回软时间的漆甲进行检测,探讨漆膜的软化机理。通过以上研究筛选出白鹭洲战国墓出土漆甲的最佳回软条件,即:回软试剂为70%的1,2-丙二醇、回软温度100℃、回软时间24h。同时得到该条件下漆膜回软的微观机理:漆膜在回软过程中,发生物理溶胀和化学溶胀作用,发生物理溶胀的过程中,1,2-丙二醇充填到漆膜大分子间隙中,增大了漆膜大分子间的距离,降低了漆膜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造成漆膜内部应力下降;而化学溶胀的过程中,漆膜内部分子链发生断裂,降低漆膜结构的整体性,使漆膜内部应力下降,从而达到软化漆膜的效果。
其他文献
巴洛克艺术风格继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兴起,卡拉瓦乔是在西方美术史上巴洛克艺术时期有着极其重要地位的画家。他的作品非常注重光影的运用,画面中忽明忽暗的人物如同处在舞台灯
目的探讨中晚期胰腺癌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方法基于胰腺癌的中医证候要素,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02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癌
雷达信号识别技术是电子侦察与对抗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高频地波雷达背景下,对高频地波雷达常用的两种信号形式,即线性调频信号和二相编码信号,进行了分析和识别,并完成了
苗族是我国南方极具特色、传统文化异常丰富的少数民族。千百年来,苗族人民在适应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创造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生
<正>一、CMDI(2012)的编制与测评结果中国传媒发展指数CMDI(2012)编制方法与2011年相同,15个指标计算出5个分指数,再合成一个总指数。根据中国传媒发展指数的构建方法,我们使
针对哈夫变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直线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多对一”的原理,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利用从局部到全局的思想,在局部子区域中获取直线参数以减少量化误差的影
文章介绍了应用GIS技术开发的黑龙江省水文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及其特点
新艺术运动是传统审美观与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审美观之间矛盾的产物,对当代艺术中的装饰纹样有重要影响。家具设计是新艺术运动中最典型的设计实践,表现出了强烈的自然主
<正>宾州功德碑林清置宾州府府城宾州西门外一里余(现宾县二小学西南角),有一碑林,计九座。高者两座,高约两丈七尺余。低者七座,高矮不一。高者两碑,体方。碑自下至上共五层,
期刊
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已演变为一种极具时尚魅力的服饰样式,被世界各国的设计师所运用。他们从旗袍的款式、面料和手工艺等装饰设计中汲取灵感,中国式的意境美正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