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震云小说中的平民意识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kw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人物,大感觉”是刘震云创作的底色,他从小人物的平民视角出发,展现了普通人的生存样式和精神景象,以“个人化”和“平民化”的写史方式展现民间视域下的历史样貌。本文将从平民意识的角度切入对刘震云小说的研究,探讨刘震云小说中平民意识的内涵、表现方式及其文体价值。本文采取适合研究的文本细读法,通过分析刘震云小说的创作特征深入地理解作家创作的精神内涵。论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从两个部分论述平民意识的特点。第一部分主要梳理平民意识的历史流变,着重抓住“五四”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段历史时期内平民意识的流变过程并把刘震云与同时期、同类型的作家作相关的比较论述;第二部分总括刘震云在创作中把握平民意识的三个维度:聚焦精神、关注疼痛和零度叙事。这首先表现在刘震云对小人物灰暗、失落、执拗和孤独的精神世界的把握;其次表现在刘震云对人物现实生存境遇和精神世界的展现;最后表现在刘震云采用零度叙事的写作策略展现情感的“零度”状态。第二章主要论述平民意识在刘震云小说中的具体体现。该章主要依据刘震云创作的两类题材展开论述,一类是现实题材,一类是历史题材。本文将对刘震云现实题材中的平民形象进行分类讨论;对于历史题材,抓住刘震云历史叙事的民间立场进行解读。刘震云通过对官与民对峙局面的描摹、对小人物平凡史诗的书写、对历史的碎片化拼接,展现其坚定的民间文化立场,这是平民意识在刘震云历史叙事中的具体体现。第三章主要探讨刘震云小说中“平民叙述”的文体价值。从构建重复叙事的言语景观、叙事的地域性特征和幽默的文体风格三个方面加以评述。第一,刘震云喜用重复的创作手法表现平民精神世界的孤独;第二,刘震云善于转换叙事空间,在叙事空间的转换中表达他对民间权力意识的批判性思考;第三,刘震云将地域性的语言与戏剧性的叙事方式结合形成了幽默的文学品格。
其他文献
岛崎藤村是日本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他对我国的创造社作家有着很深的影响,许多创造社作家的作品中都能看到岛崎藤村作品风格的影子。文章所阐述的就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
介绍了贺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宜居贺州的实践经验。坚持把绿化造林摆在突出位置,依据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规划;把城区绿化、通道绿化和乡村绿化作为绿化
2011年林业产业发展态势稳定,产业集聚度提高,非公有制林业崛起促进投资多元化,产业发展总体向好。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已由"十五"末期的52∶41∶7,调整为2011年的36∶55
跨境客流特征与发展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通过分析深港跨境客流变化的波动性,发现跨境发展与经济和政策具有直接相关性;并对跨境客流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出不同居住地跨境客流变化规
过去的60年,有多少美好刚刚闪现就已成为历史?有多少幸福还没分享就已经在回忆中慢慢淡去?本书改编自纪录片《幸福中国》。以中国建国后的发展为纵线,跨越60年,邀请一百多位
在金融体系中,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由于规模大、交易对手多、业务联系广等原因,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影响金融稳定。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加大了对SIFI监
介绍桥面移动塔吊施工工法,该工法采用移动塔吊与移动模架联合施工。移动塔吊在移动模架后方,通过移动塔吊实现材料设备转运和吊装就位。该工法适用于预应力连续梁和连续刚构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竞争已经从资源和资本竞争转化到高尖端科技的竞争上来,国与国的较量已逐渐侧重于新科技的投产和新装备的比拼,高技术企业就处在了尖端
今年第 3期本刊发表了一组关于近期规划的讨论文章 ,引起了规划界的广泛兴趣 ,也有作者从另外的角度谈出了不同观点 ,这里我们选择其中的一篇 ,以飨读者
研究背景与目的:近些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人们越发关注机体的一些衰老现象,特别是心血管功能衰退、骨骼肌肌肉力量的下降以及老年性疾病比例增高的情况。为了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