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因外科手术后出现腹壁缺损需要进行腹壁修复重建的患者越来越多。腹壁完整性对人体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当出现腹壁缺损容易导致出现多种病理生理改变。目前唯一治愈腹壁缺损的方法是手术进行腹壁缺损的修复重建,当今材料学的快速发展以及补片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腹壁缺损的修复重建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但补片应用可能发生的感染、排异、复发等并发症仍是需要临床密切关注的问题。本课题探讨腹壁缺损患者行双层补片桥接(合成+生物)和“三明治”补片桥接(合成+生物+大网膜瓣)修复术的临床疗效差异,以期为巨大腹壁缺损的修复重建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9年2月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疝与腹壁外科疾病诊治中心因继发性巨大腹壁缺损而进行多层补片桥接修复的腹壁缺损患者。根据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行双层补片桥接(合成+生物)修补组为双层组,基于大网膜瓣的补片桥接(合成+生物+大网膜瓣)修补组为“三明治”组,比较观察两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本研究23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双层组12例、“三明治”组11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双层组和“三明治”组术中测量平均腹壁缺损面积(211.50±91.01 vs 359.82±203.96 P=0.044)cm~2具有统计学差异,;双层组和“三明治”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92±2.19 vs 5.18±1.17 P=0.154)h,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双层组术后出现6例血清肿,“三明治组”出现1例血清肿,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33)。双层组患者术后短期出现感染1例、皮下积液3例,“三明治”组术后短期出现1例血肿、1例皮下积液、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两组患者在总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数据比较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1)。双层组平均随访时间(10.33±6.47)月,“三明治”组为(8.09±3.51)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腹壁缺损复发、膨出、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结论】基于大网膜瓣的“三明治”补片桥接技术可有效降低巨大腹壁缺损术后并发症发生为修复巨大腹壁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但还需进一步长期随访和更多病例以评估这项技术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