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对环境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模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k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经济--环境问题始终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两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经典的环境库兹涅茨模型常常被用来探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同时也是污染排放的制造者,企业需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职责与义务。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引导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朝更好的方向发展。目前在企业家精神领域涌现出很多新名词,如绿色企业家精神、环保企业家精神等,这是企业家精神内涵的延伸与拓展。
  本文先是系统性地回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企业家精神及其拓展概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宏观层面来验证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而很少从微观层面来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其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现象是由众多复杂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主要是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等传统视角进行了解释,本文试图从企业家精神视角对环境库兹涅茨进行重新解读。因此,本文选取了291家污染性上市企业2008—2017年间的经验数据,利用联立方程组模型检验了在微观数据下企业家精神、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着重于企业家精神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基于拓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EKC现象背后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重新考量。为了深入挖掘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环境污染排放的影响路径,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企业家精神与三大环境效应之间的联系。
  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首先从企业的全样本来看,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大致存在相互正影响的关系,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相反促进了环境污染。具体地说,目前在我国的上市污染型企业中存在一条‘N’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随着企业人均产出的增加,企业的污染排放经历了先增加,然后下降又增加的情形。其中,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企业家精神对环境质量的作用为负,增加了环境污染,而结构效应提高了环境质量。其次企业家精神通过影响环境的技术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进一步对环境施加了不利的作用,与此同时环境规制反向调节了中介效应对环境污染的正效应,缓解了环境压力。此外,本文还从企业的异质性角度来考虑不同区域、行业性质以及产权属性下,EKC曲线存在的差异以及企业家精神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的差异。本文的研究不仅为现阶段我国企业如何实践清洁绿色生产活动提供了微观证据,而且加深了对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在环境绩效中的积极作用的认知与理解,为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己经难以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创新驱动将取代要素驱动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创新主体,其创新能力不仅事关企业的发展前景,而且也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我国企业创新现状来看,无论是企业创新投资还是创新产出,均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该局面不仅仅是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愿的欠缺造成的,同时也是我国相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才的建设,人才建设的基础是健康,健康水平的提高需要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已经处于“健康中国2030”阶段,无论在覆盖率或保障程度上,社会基本医疗保险都已日趋完善,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却处于初级阶段,学习国际其他国家的经验,我们发现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需要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共同发展,所以国家、社会和家庭都应加强对健康险的重视。在此背景下,研究影响居民投保商业健康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本文以房屋短租平台小猪为例,从平台网络效应对供求的双重作用分析了信息披露机制对房屋短租平台成交价格的综合影响机制。  双边市场最核心的特征是交叉网络效应,而房屋短租平台就是一个典型的双边市场。本文首先对双边市场与网络效应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将“零边际成本”的概念拓展到“弱边际成本”,从而奠定了房屋短租平
学位
新技术与商业的不断融合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空前加剧,企业只有不断成长才能维持竞争优势。在日益复杂、动态、不确定的经营环境中,企业如何持续保持成长性一直都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是调整产业结构的生力军,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革命浪潮中,中国要想尽快跟上发达国家的脚步就必须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知识产权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随着“分离式生产”为特征的生产模式无法为出口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之下,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又该如何应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简称KIBS)作为知识经济中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对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起着极大的推进作用,面临美国对华关税加征措施愈加频发的背景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是否能成为出口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助推器呢?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型的重要阶段,有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潜在可能。而通过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技术进步、达到产业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一个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手段。其中一个途径就是引用外国资本,它作为改革开放的初衷之一,能使我国创新能力获得提高,弥补我国的资本技术不足。但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利用外资领域的经济、技术水平总体上虽然得到了提高,地区间的发展速
持续不断地进行研发与创新在企业的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及必要条件。为了探讨企业的内部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并揭示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学术界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出发,探讨了企业成长、企业财务状况、政府补贴、内部控制、创新制度、金融发展等因素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本文以沪深A股市场2012-2017六年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企业创新理论、委托代
学位
本文基于实体企业投资金融资产这一投资模式,在实体企业金融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动机以及后果两个大方向进行研究。  近年来,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导致传统的工业企业实体投资回报率下滑明显,大量的产业资本涌入高收益率的金融、房地产行业,虚拟经济加速膨胀,最终导致实体产业金融化。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上市公司购买金融资产的规模几乎呈直线上升,2012年仅为71亿元2016年就达到了
自2008年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经历了加杠杆的过程。如今,杠杆偏高是多数企业发展时面临的瓶颈,“去杠杆”成为了当下多数企业的主要任务。与此同时,面对技术进步加速、市场竞争加剧的大环境,创新升级成为企业谋求发展,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创新与企业杠杆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创新能否帮助企业降杠杆?其对杠杆率的调整速度又会有何影响?有关上述问题的文献不仅相对匮乏,而且研究结论不尽一致。  本文试图借用
学位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成果显著,国内的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0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41071.38亿美元,增长了198.99倍,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货物贸易额比重由1978年的0.79%扩大到2017年的11.5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比例由2013年的25.02%增长到2017年的26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