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90年代小说为研究对象,梳理总结了这一特定时期中国文学平民化创作倾向兴起的原因、背景、社会内容、表现形式及其历史意义和发展局限,对这一创作倾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首先,本文从转型期的社会现实,人的需求与文学历史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世纪末平民化创作倾向兴起的原因和背景。认为世纪末转型期经济体制的变异是这一创作倾向兴起的最直接,也最隐秘的诱因;思想文化冲突引发的人文精神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一创作倾向提供了某种思想基础;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直接生发出了一种平民价值,并为这一创作倾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平民阶层对艺术追求的急剧膨胀、文学家们写作姿态的转变,以及世纪末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更使这一创作倾向的出现成为必然。 其次,本文总结了平民化文学创作倾向所具备的独特的社会内容和表现形式:一是把人生与社会、历史、时代的变迁相连,在时代的大背景中展示平民阶层真实的生活状态,包括艰辛的物质环境和复杂的精神世界;二是着重展现小人物在生存困境中的坚韧顽强,挖掘多元化的平民情感世界,这个情感既是复杂的、苦涩的,但又是温馨的、有价值的,极力描写其中温情的一面,表现出对这种善良、淳朴、温馨情感的眷恋追寻;三是拒绝英雄化、理想化的描写,对芸芸众生寄予极大的悲悯与同情,凸现特有的平民立场;四是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对广大平民在社会转型中所遭受的悲苦,提出质询,体现作家在历史进程中的人文关怀。 最后,本文指出了平民化文学创作倾向的历史意义:一是它使我们对文学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二是它似乎昭示了当代小说正在走向自身的艺术回归;三是它为表达中国式的当代感找到了一条独特的路子。同时,本文还指出了这种文学创作倾向的发展局限:一是创作主体批判意识的缺乏,导致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深度不够;二是艺术创作方法过于简单草率,削弱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本文通过上述分析、论证,以期引起对这一文学创作倾向更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促进这一文学创作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最终赢得广大读者和历史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