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校园欺凌认知研究

来源 :鲁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q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欺凌现象在我国已经十分普遍,这一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正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小学生来说,校园欺凌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而在这些欺凌现象的背后所凸显的问题便是小学生对校园欺凌认知的不全面,小学生建立对校园欺凌的精准认知可以有效遏制欺凌现象。本研究以山东省两所小学的四十名五年级学生为例,采用访谈法,从校园欺凌认知的概念、判断、态度、应对方式四个方面出发,结合台湾国立中山大学和比利时根特大学Yu Hsien Sung教授的访谈提纲,设计了本研究的访谈提纲,并进行了第一轮焦点小组访谈和第二轮个别访谈。并对两轮访谈分别进行了编码和数据分析,以期通过深入系统的分析,阐述小学生校园欺凌认知的现状,进行归因分析,并对四个方面之间的影响关系和校园欺凌认知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改善小学生校园欺凌认知的建议。依据研究结果,小学生对校园欺凌概念的理解与校园暴力相混淆,错误判断校园欺凌的多种类型,认可对校园欺凌的漠然态度,将多种极端应对方式视为最优方案。根据第二轮个别访谈的分析结果,教师对校园欺凌概念的认知不全面影响着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媒体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学生对判断的认知,盲目追求成绩至上影响学生对态度的认知,多方忽视学生表达影响学生对应对方式的认知。在小学生校园欺凌认知的形成过程中,对概念的认知是此过程的先决条件,概念是否存在偏差直接决定判断的合理性,判断结果直接影响对欺凌现象的态度和应对方式的看法。根据上述原因,本文针对校园欺凌认知形成各个环节的不同影响因素,分别对构建学生正确的概念、判断、态度和应对方式的认知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第一,学校与高校寻求合作,包括制订系统的教学媒体、邀请学者对教师和学生明晰校园欺凌概念。第二,学校开展相关活动,包括组织学生自编“判断欺凌类型”儿歌、家长参与“判断欺凌行为”会谈、教师建立“判断欺凌动机”档案。第三,评价标准多元化,包括学校增加多维考核标准、家长参与制定班级考核标准。第四,完善安全平台功能,包括增加学生咨询校园欺凌和学生预约心理咨询两个板块。
其他文献
在农业气象学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结合使用,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机动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改进教学方法
高层住宅由于其楼层高、户间隔墙面积小、公共围护结构多的特点,用户位置和户间传热对用户耗热量的影响更加复杂。本文以济南地区某高层住宅为例,利用DeST-H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分
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顶岗实习管理上普遍出现的"放羊"现象说明顶岗实习学生管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分析了顶岗实习学生管
在高中的学习中,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出现,是高中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因为数列本身的有序性以及规律各异的特点,且与函数的联系较为密切,使得数列概念较为抽象、数列符
本刊在2013年第9期将封面文章聚焦在"智慧城市标准先行",并进行了专题报道。杂志刊出后引发了信息化工作战线上很多同志的共鸣,现将一名读者的感悟分享给大家。标准化,是对社会生产和服务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统一规范的行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瓶颈是城市信息资源整合,而整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标准,不解决标准问题,整合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智慧城市比城市发展的任何时间段都更需要标准,它的新需求和新特征完全决定了一个
2013年上半年,浙江省无线电管理系统认真稷行“三管好、三服务、一突出”的职能,以台站规范化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圆满完成了上半年各项任务,为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