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黑龙江省委首次提出“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2007年,黑龙江省十次党代会对这一目标进行重申。2010年,《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行动规划》中指出,黑龙江省5年内要努力实现“发掘区域文化资源,形成特色文化区域”的分类目标。目前,虽然黑龙江省的文化兴省战略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文化资源整合是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关键。鉴于此,分析黑龙江省文化资源整合所面临的大环境,研究黑龙江省文化资源整合现有模式及其不足,探讨黑龙江省文化资源整合的优化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对黑龙江省文化资源类型及黑龙江省文化资源整合的现有模式进行了归纳。黑龙江省文化资源可分为以渤海文化、金源文化、流人文化、红色文化、闯关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赫哲族文化、鄂伦春文化、满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以冰雪文化、山水文化、生态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三大类。黑龙江省文化资源整合的现有模式主要包括旅游文化圈模式、博物馆模式、产业链模式、文化产业园区模式和节庆盛会模式5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文化资源整合现有模式存在的不足: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实践缺乏理论指导;资源整合广度不够,潜力资源易被遗漏;科学性可行性缺乏,资源整合效果欠佳。其次,利用软件CitespaceIII和Ucinet6.0绘制知识图谱,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外文化资源整合研究的发展过程,并提炼出国内外文化资源整合的成功经验。结果显示,国外相关研究比较盛行的国家为英、法、美、日、韩。英国对创意人才培养的重视、法国趣味文化活动的举行、美国吸收优秀文化元素的能力、日本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和韩国“一源多用”的资源整合模式等都有其独到之处。国内文化资源整合的经典案例主要包括浙江省科学盘点工作的开展、桂林专项旅游线路的精心设计、深圳文化依附型整合模式的应用、温州影视作品的巧妙制作等。最后,针对黑龙江省文化资源整合现有模式的不足,在吸收国内外文化资源整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影视著作型整合模式、聚合串联型整合模式、节庆盛会型整合模式、主动吸入型整合模式、文化依附型整合模式、完善助力型整合模式等6种黑龙江文化资源整合的优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