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势思维,即遵循事物发展趋势与自然变化规律来研究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常用思维方法之一,在其学科理论发展和临床疾病防治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迎来高峰、全球亚健康问题日趋严重、疾病谱转向以慢性疾病为主的社会现实下,基于顺势思维之上的中医顺势而治和顺势而养理论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有重要指导意义。顺势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养生保健方法能有效节约医疗资源和成本,而且绿色健康,对于生态文明和健康中国建设有重大推动作用。由此看出,研究探讨中医顺势思维方法既有学术理论意义,又有社会实用价值。基于此,对中医顺势思维方法做以下三个方面的探讨:首先,追溯中医顺势思维的文化渊源。顺势思维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是实践哲学整体观的具体方法论。《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源头的代表性著作,主张天、地、人三才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三者在运行和发展上具有统一性,即“天人合一”。实践《周易》“天人合一”思想的是顺势而为的思维模式,体现在其成书方法和具体内容两个方面;道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对中医文化,尤其是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道家庄子、荀子等先贤对“道”的具体阐述、以及在“道法自然”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循”思想是顺势思维内涵的直接来源。其次,探讨顺势思维在中医学学科理论中的具体体现。古代医家在很早就用顺势思维指导认识中医,推动建设中医学科理论。在中医医史文献中,《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最早对顺势思维在中医中的应用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中医结合顺势思维与辨证论治发展出“三因制宜”的防治原则,强调在选择具体防治疾病方法时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学以顺势思维方法为指导,结合气、阴阳学说,强调顺应正邪交争之势,扶正祛邪,顺应阴阳变化之势,调节阴阳自和,即顺势而治;中医顺势思维还衍生出新的思想——因势利导,强调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要注重把握时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中医临床常用的治疗原则。最后,探讨顺势思维在中医养生保健中的具体应用。从顺势之“势”的内涵意义出发,以中医顺势思维理论为指导,分别探讨顺应自然时序变化之势、顺应地理环境差异之势、顺应人体生长特点之势这三个方面探究养生的理论意义和具体方法。“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健康的本质是阴阳平衡,而自然阴阳随寒暑交替和昼夜循环而变化,所以养生应该顺应自然时序变化来调节阴阳;地理环境的差异会形成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人体体质、情志都会产生影响,养生要顺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调整日常饮食作息;人体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在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展现各自的特点,同一时期的人在体质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养生要顺应体质差异和生长发育的趋势特点,调节起居、饮食、情志、运动和娱乐等,达到养生保生,益寿延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