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窑坪煤矿迎采对掘巷道围岩支护-卸压协同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邸旭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L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强度的增大,采掘接替紧张的局面普遍存在,迎采动工作面掘进巷道可有效缓解工作面接替紧张,但由于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受相邻工作面采动影响,易出现围岩变形严重、巷道维护困难。本文以吕梁炭窑坪煤矿迎采对掘巷道为工程背景,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对试验巷道开展地质力学测试及钻孔窥视,分析迎采对掘巷道覆岩结构演化特征,研究煤柱留设的合理宽度,对比不同间距钻孔的切顶卸压效果,提出迎采对掘巷道围岩支护-卸压协同控制技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现场通过对以往巷道矿压显现调研发现:迎采对掘巷道容易发生围岩变形严重、支护构件失效、巷道维护困难等状况,主要原因是煤柱宽度不合理,导致巷道在迎采对掘过程中受到邻近工作面的强烈采动影响,不能有效减小迎采对掘条件下巷道的围岩变形。(2)通过建立采空区侧向顶板断裂模型,对顶板结构能量释放及煤柱失稳破坏条件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煤柱的失稳破坏与承受荷载和煤柱强度具有相关性,通过改变顶板结构降低煤柱载荷、增加煤柱宽度、提高煤柱支护强度均可提高煤柱稳定性。(3)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宽度煤柱切顶前后的塑性区,应力及围岩变形对比分析发现:煤柱宽度直接影响巷道围岩应力环境,随着煤柱尺寸的增加,巷道围岩的应力集中系数逐渐降低,巷道断面收缩率也相应减小,尤其是煤柱宽度由17 m增长为25 m阶段,垂直应力分布及变形特征改善最为明显,继续增大煤柱尺寸作用减小;切顶可有效缓解巷道围岩应力集中程度:当煤柱宽度为24 m时,切顶前,煤柱应力集中系数和巷道断面收缩率分别为3.33、32.88%,切顶后,煤柱应力集中系数和断面收缩率分别为2.14、5.44%;综合对比不同宽度煤柱切顶前后围岩应力分布及变形规律,最终确定煤柱宽度为25 m。(4)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对密集钻孔切顶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定了在钻孔直径为65 mm情况下,密集钻孔合理间距为400 mm;并在此基础上对100303运输顺槽迎采对掘过程中垂直应力与弹性能演化特征进行分析,迎采对掘过程中垂直应力及弹性能变化经历3个阶段:起始阶段(工作面前方50 m外)、快速升高阶段(工作面前方50 m至后方150 m)、稳定阶段(工作面后方150 m外),其中工作面前后30m范围受采动影响最为剧烈。(5)在留设25 m煤柱的基础上,给出了密集钻孔切顶卸压及分段支护协同控制技术方案,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从巷道开掘至采动影响结束,巷道顶底板累计变形70~85mm,两帮累计变形110~130 mm,而巷道内部围岩受工作面采动影响后岩层特征变化较小,表明密集钻孔切顶卸压及分段支护协同控制技术实现了迎采对掘巷道围岩的有效控制。
其他文献
采煤机截割部行星架是截割部传动系统的关键零件,由于煤层变化具有随机性与突变性,使得滚筒负载波动剧烈,进而使行星架长期受到复杂、多变载荷作用,容易发生行星架断裂,严重影响了采煤机的开机率、安全性与可靠性。本文以MG1000/2500-WD型大采高采煤机截割部行星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截割部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机电耦合对截割部两级行星架动力学响应的影响,预测了截割部两级行星架的疲劳寿命,对行星架的
学位
保护层开采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有效技术手段,研究近距离煤层上保护层开采过程中的顶底板岩层移动变形规律以及卸压瓦斯治理效果,是保护层安全开采与应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山西省襄矿集团上良煤矿3-2#、3-3#近距离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测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应用与验证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上保护层采动下的顶底板破坏变形及瓦斯运移规律。研究成果如下:(1)对上良煤矿3-2#、3-3#煤层的瓦斯含
学位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世界第一大国,长期以来煤炭能源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大量煤矿关闭后其采空区不再进行排水工作,在大气降水和其他水源的补给下采空区被水充满,而采空区中的含硫矿物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导致矿井水呈酸性,当煤矿酸性废水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水循环系统后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有必要对煤矿酸性废水进行治理。本文以黄
学位
中国传统聚落是中华文明的根脉、历史印记的活化石和地域文化的传承者,传统民居是地方性营造技术的重要载体,传统聚落及民居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地域文化及民族风俗的影响下,自发形成了形态万千的模式,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在长期的营造实践中,传统聚落及民居的营造技术体系也逐渐演变,以适应不利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然而,我国城镇化及全球化
学位
随着我国绝大部分矿井的首采煤层已经接近尾声,部分矿井将会面临下位多煤层采空区条件下对上部煤层回采的问题。由于多煤层采出后对原岩的多次扰动及采出空间变大,多煤层采空区上覆岩层综合导水裂隙带、上位煤层工作面覆岩运移特征及矿压显现规律与普通的上行开采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上位煤层的扰动破坏程度也有所不同。基于此种情况有必要对下位多煤层采空区情况下对上位煤层回采的可行性、上位煤层工作面覆岩运移特征及矿压显现规
学位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主体地位,在新兴可替代能源技术发展成熟之前,这一形式将不会改变。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在于煤矿智能化建设,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等都具有极为的重要意义。液压支架作为综采关键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完成对工作面顶板和煤壁的及时支护,防止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为井下工作人员及综采设备提供安全保障,一旦液压支架发生故障,将会直接影响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采煤效
学位
2020年6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的组网成功将我国卫星领域的发展推向了新高潮。在BDS位置服务中,精度、实时性、可靠性等尚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突破。目前,应用最多的定位方式是载波差分定位(Real-time kinematic,RTK)和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其中PP
学位
煤矿开采常受制于复杂地质条件,传统割煤策略方法无法实现“高效、安全”割煤,甚至导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出现,煤矿企业智能化水平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不断赋能,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尽管无人割煤、记忆割煤等方法相继被提出并应用于煤矿现场,但底层割煤策略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故针对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存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割煤策略存在仍需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复杂条件下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各阶段分段参数组合优
学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PEMFCs)由于其是一种能够快速启动且环境友好的清洁能源装置不断满足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需求,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PEMFC在阴极缓慢的氧还原反应(ORR)被认为是PEMFC的关键挑战之一。铂(Pt)基材料被认为是最优秀的催化剂材料,能够解决ORR反应的瓶颈问题,提升ORR反应缓慢进程。然而,由于P
学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利用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挑战,如传统建筑营造技术的流失和地域性建筑艺术的丧失,而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愈发需要发掘传统的历史文化。需要通过对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的保护和对民居装饰构件艺术的梳理、总结和分析,从中找出山西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共同特征,并对其发展利用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推动传统村落的振兴和发展,解决传统村落空心化所产生的后果。山西传统民居的地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