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类新型植物抗病激活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eabo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DL-β-氨基丁酸和水杨酸两类植物激活剂为研究对象,设计合成了57个新化合物,并测试了其生物活性.初步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一些化合物对病原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一些化合物如5g、5i、10c、10d、10e、12a~12i、17a~17e对某些病原菌的防治效果大于β-氨基丁酸和水杨酸.该论文进行了这两类植物诱导剂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两部分的实验工作.在第一部分,主要是以DL-β-氨基丁酸为研究对象.DL-β-氨基丁酸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作为植物防卫机制的一种化学激活剂,能激活植物启动防卫基因,诱导多种植物对不同病害产生抗性,对植物的保护作用具有广谱性,且不污染环境.利用DL-β-氨基丁酸较好的诱导活性和宽范围的适用性及其结构上的特点,对DL-β-氨基丁酸进行衍生化,并且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测试.在该论文的第二部分,以水杨酸为研究对象,水杨酸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酚类化合物,已经证实水杨酸外源处理可诱导多种植物产生对不同病原菌等引起的病害的局部和系统性抗性.利用水杨酸的诱导活性及其结构,主要进行了两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其他文献
该论文利用室内生物测定技术、离体ALS酶提取和活性测定技术、田间药效试验技术对新磺酰脲类除草剂NK92825和NK94827的基础生物活性和除草效果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利
本试验通过大量的单孢分离和接种鉴定,研究了大豆疫霉菌无性繁殖后代群体毒力遗传与变异,并利用ISSR-PCR分子标记分析了无性繁殖后代群体ISSR指纹与菌株毒力及地理来源的相关
小麦锈病是影响小麦安全生产的一类重要病害,该病发生历史久远,分布广泛,流行性强,危害严重,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锈菌生理小种毒性的改变是导致抗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