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激励起源于美国,由于能够很好的绑定管理层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使他们的利益趋同,所以在战后西方国家迅速流行起来。据统计,世界500强公司大约有89%的企业对管理层实施了股权激励,可见股权激励的良好应用。中国由于资本市场建设较晚,一些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直至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股权激励实施才有了良好的市场基础。近几年,中国股权激励兴起较快,国家在2005年底出台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为股权激励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随后在2008年出台了三个备忘录,进一步对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作了规定,从2009年开始,中国每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在此背景下,本文欲研究实施股权激励之后的效果如何?基于一些文献已经研究了实施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因此本文从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角度,观察实施股权激励之后目标股票是否存在短期超额收益和累计超额收益;同时本研究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类:创业板和主板。分板块进行超额收益的检验,观察两个板块超额收益和累计超额收益的异同,并对背后的原因进行探讨。
本研究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的背景做了一下描述,简单叙述了一下本文的内容和思路框架,并对本文的创新和不足做了交代。
本文的第二部分首先回顾了相关的文献,股权激励事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得到了相关研究,国外集中在股权激励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股权激励公告之后市场的反应这两方面进行了研究,而国内由于股权激励起步较晚,样本数目较少,所以主要集中在实体领域,研究企业的绩效能否通过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得到提高,对市场反应这方面研究的较少。股权激励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类似,但没有统一的意见。本文接着对股权激励的概念做了解释,股权激励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然后对股权激励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做了回顾,股权激励在中国由90年代的探索阶段逐渐发展,随着法律法规的出台不断得到完善,目前每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本章最后对股权激励背后的理论基础和股权激励实施的方式做了介绍,股权激励的产生有众多的理论基础,比较典型的有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契约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股权激励实施的方式则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股票增值权等各种方式,但是在中国主要采用的是股票期权的形式。
第三章主要是描述了本文采用的研究的方法——事件研究法,主要用于检验事件发生前后股票的价格变化或者或者对该事件的反应程度。事件研究法基于市场是有效的假设,市场的股票价格反映了所以已知的公共信息,并且假设投资者也是理性的,能够很好的对事件做出反应,所以该股事件发生前后的收益率剔除没有这件事情发生该股票正常的收益率,就得到了一个异常收益,用来解释该事件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由于2008年中国发布了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2、3,股权激励的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所以选取2009年至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样本数据分成创业板和主板分别进行实证研究。
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数据来源进行了交代,然后把数据分成了主板和创业板,分板块对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之后的超额收益和累计超额收益进行了检验,并对背后的异同进行了原因分析。实证的结果发现主板和创业板的超额收益和累计超额收益存在相同的地方,同时也有不同的地方。主板和创业板的股票样本在公告股权激励草案当天都存在显著的正的超额收益,说明市场把股权激励作为一个“利好”来看待,但主板上市公司股票样本的超额收益和累计超额收益都大于创业板的股票样本,从三个方面解释了这一异常现象。首先是创业板的股票稳定性不如主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业绩上市之后下滑的较多,影响了投资者对样本股票的信任;其次是创业板的高管减持严重,折射了创业板的管理层对公司的态度,股权激励可能仅仅是一种利益输送;最后是创业板的资金需求较大,股权激励也许只是上市公司融资的一种途径,而非真正的想通过股权激励促进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通过第四部门的实证得出了一些结论:
第一,中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无论是主板股票还是创业板股票在事件公告日都获得了显著超越市场指数的的收益率。这表明股权激励对于上市公司还是有一定程度上的正面影响,投资者也比较看好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市场把股权激励事件作为一个利好看待,愿意相信这些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能够给股东带来财富上的增长;
第二,主板市场在事件日前三天就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而创业板市场只有在事件公告日当天才获得超额收益,说明主板市场可能存在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况,有待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
第三,创业板市场在事件日当天取得的超额收益率低于主板市场,在事件窗口期内的最大累计超额收益率也低于主板市场,这说明市场对主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短期反应更好,从短期看,主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样本公司更具有投资价值;
第四,创业板市场超额收益和累计超额收益低于主板市场的原因探讨,得出了可能是:
(1)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体现在业绩的巨幅波动上;
(2)创业板高管的疯狂套现,大量的高管为了规避《公司法》的规定选择了离职套现,这背后折射了高管对上市公司的态度;
(3)创业板的有很大的资金需求,股权激励可能仅仅是一种融资途径。
然后据此结论给出一些政策建议。政策建议主要从股权激励的可推广性、上司公司的质量、约束的必要性和市场的有效性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随后是本文的进一步可研究的方向。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样本选择的创新。本文选取的样本为2009年至2012年的数据,由于中国于2008年发布了3个备忘录1、2、3,至此股权激励规章制度才趋完善,所以从2009年开始至2012年三年的数据能够很好的说明问题;并且最近几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家数明显比以往多了很多,相比之前的一些研究,本文的数据更加充实,研究结论更加准确、科学。另外,之前很多研究都是从企业绩效的角度来研究,观察股权激励是否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影响,本文选取从资本市场角度的研究,丰富了股权激励效用的影响。
(2)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分析股权激励的影响。本文把市场分为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这是本文的一大创新。由于创业板市场的市场主体定位是具备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且民营性质的企业将占相当大的比例。根据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证监会公,2010,8号)的规定,创业板定位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两高一新(高成长性、高科技性和创新性)企业,这就决定了创业板市场在实行长期激励方面具有了相对于主板市场的先天优势;同时,在各种长期激励方式中,最适合中小型高科技公司使用的是股票期权制度。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股权结构相对较为分散,有利于形成一个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为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微观基础。此外,创业板市场的制度设计包括全流通性和强调信息披露的监管架构、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等都对推行股票期权制度十分有利。所以假设创业板市场在公告股权激励草案时会取得比主板市场更好的效果,即取得更大的累计超额收益,然后通过实证来检验我们的假设,并试图对背后的影响因素作出分析。
本研究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的背景做了一下描述,简单叙述了一下本文的内容和思路框架,并对本文的创新和不足做了交代。
本文的第二部分首先回顾了相关的文献,股权激励事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得到了相关研究,国外集中在股权激励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股权激励公告之后市场的反应这两方面进行了研究,而国内由于股权激励起步较晚,样本数目较少,所以主要集中在实体领域,研究企业的绩效能否通过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得到提高,对市场反应这方面研究的较少。股权激励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类似,但没有统一的意见。本文接着对股权激励的概念做了解释,股权激励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然后对股权激励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做了回顾,股权激励在中国由90年代的探索阶段逐渐发展,随着法律法规的出台不断得到完善,目前每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本章最后对股权激励背后的理论基础和股权激励实施的方式做了介绍,股权激励的产生有众多的理论基础,比较典型的有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契约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股权激励实施的方式则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股票增值权等各种方式,但是在中国主要采用的是股票期权的形式。
第三章主要是描述了本文采用的研究的方法——事件研究法,主要用于检验事件发生前后股票的价格变化或者或者对该事件的反应程度。事件研究法基于市场是有效的假设,市场的股票价格反映了所以已知的公共信息,并且假设投资者也是理性的,能够很好的对事件做出反应,所以该股事件发生前后的收益率剔除没有这件事情发生该股票正常的收益率,就得到了一个异常收益,用来解释该事件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由于2008年中国发布了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1、2、3,股权激励的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所以选取2009年至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样本数据分成创业板和主板分别进行实证研究。
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数据来源进行了交代,然后把数据分成了主板和创业板,分板块对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之后的超额收益和累计超额收益进行了检验,并对背后的异同进行了原因分析。实证的结果发现主板和创业板的超额收益和累计超额收益存在相同的地方,同时也有不同的地方。主板和创业板的股票样本在公告股权激励草案当天都存在显著的正的超额收益,说明市场把股权激励作为一个“利好”来看待,但主板上市公司股票样本的超额收益和累计超额收益都大于创业板的股票样本,从三个方面解释了这一异常现象。首先是创业板的股票稳定性不如主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业绩上市之后下滑的较多,影响了投资者对样本股票的信任;其次是创业板的高管减持严重,折射了创业板的管理层对公司的态度,股权激励可能仅仅是一种利益输送;最后是创业板的资金需求较大,股权激励也许只是上市公司融资的一种途径,而非真正的想通过股权激励促进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通过第四部门的实证得出了一些结论:
第一,中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无论是主板股票还是创业板股票在事件公告日都获得了显著超越市场指数的的收益率。这表明股权激励对于上市公司还是有一定程度上的正面影响,投资者也比较看好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市场把股权激励事件作为一个利好看待,愿意相信这些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能够给股东带来财富上的增长;
第二,主板市场在事件日前三天就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而创业板市场只有在事件公告日当天才获得超额收益,说明主板市场可能存在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况,有待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
第三,创业板市场在事件日当天取得的超额收益率低于主板市场,在事件窗口期内的最大累计超额收益率也低于主板市场,这说明市场对主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短期反应更好,从短期看,主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样本公司更具有投资价值;
第四,创业板市场超额收益和累计超额收益低于主板市场的原因探讨,得出了可能是:
(1)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体现在业绩的巨幅波动上;
(2)创业板高管的疯狂套现,大量的高管为了规避《公司法》的规定选择了离职套现,这背后折射了高管对上市公司的态度;
(3)创业板的有很大的资金需求,股权激励可能仅仅是一种融资途径。
然后据此结论给出一些政策建议。政策建议主要从股权激励的可推广性、上司公司的质量、约束的必要性和市场的有效性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随后是本文的进一步可研究的方向。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样本选择的创新。本文选取的样本为2009年至2012年的数据,由于中国于2008年发布了3个备忘录1、2、3,至此股权激励规章制度才趋完善,所以从2009年开始至2012年三年的数据能够很好的说明问题;并且最近几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家数明显比以往多了很多,相比之前的一些研究,本文的数据更加充实,研究结论更加准确、科学。另外,之前很多研究都是从企业绩效的角度来研究,观察股权激励是否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影响,本文选取从资本市场角度的研究,丰富了股权激励效用的影响。
(2)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分析股权激励的影响。本文把市场分为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这是本文的一大创新。由于创业板市场的市场主体定位是具备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且民营性质的企业将占相当大的比例。根据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证监会公,2010,8号)的规定,创业板定位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两高一新(高成长性、高科技性和创新性)企业,这就决定了创业板市场在实行长期激励方面具有了相对于主板市场的先天优势;同时,在各种长期激励方式中,最适合中小型高科技公司使用的是股票期权制度。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股权结构相对较为分散,有利于形成一个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为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微观基础。此外,创业板市场的制度设计包括全流通性和强调信息披露的监管架构、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等都对推行股票期权制度十分有利。所以假设创业板市场在公告股权激励草案时会取得比主板市场更好的效果,即取得更大的累计超额收益,然后通过实证来检验我们的假设,并试图对背后的影响因素作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