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畜禽养殖业是我国农业发展领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占比,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在发达国家中,其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占比高达50%以上,我国才仅占农业的30%左右,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逐步显现,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化农业领域供给侧方面结构性改革是加快农业产业走向振兴的重要一环,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主抓手,这对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解决日益增长的规模畜禽养殖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迫在眉睫。T市是传统养殖大市,奶牛、生猪、家禽产业发展基础好,畜禽遗传资源丰富,规模化程度高,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但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快速发展的同时,畜禽粪污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日益凸显,布局结构不优化、环保意识淡薄、畜禽粪污处理利用不配套等矛盾突出。因此,本文以T市为例进行畜禽粪污治理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学术领域和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清晰的技术体系和管理政策框架。对环境承载力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由来进行文献综述,并初步分析了两种理论与畜禽粪污之间的内在关系。详细介绍了规模化养殖、养殖废弃物、养殖恶臭等相关概念。科学分析了畜禽养殖粪污对水体、土壤、空气、农作物以及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以提升广大读者对畜禽粪污的理性认识。重点分析了养殖增速过快、布局不合理、结构不优化,种植与养殖脱节,养殖场户环保意识差,治污资金不足,政策、监管、技术等不配套等规模化养殖污染产生原因。通过深度访谈、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法,走访当地畜牧管理部门,了解当地畜禽养殖情况和有关政策、资金配套情况。前往T市辖区内X市、F市、N县等三个畜禽养殖大县,实地调研T市奥亚现代牧场、F市新百利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奶牛粪污治理模式,F市和瑞丰、N县正大生猪养殖公司的生猪粪污治理模式,X市宏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肉鸭粪污治理模式,F市桃园镇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循环利用模式,为读者提供T市不同畜种粪污治理模式的借鉴与参考。通过制度分析法,对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方面客观分析畜禽粪污治理存在问题和困难。通过上述文献研究、案例模式、政策法规、污染成因表现的分析,提出了适合T市实际的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五项原则。并从产业布局优化、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清洁生产、培育粪污治理主体、推广适度规模经营、保障安全生产等领域提出T市规模化畜禽养殖防治对策,以期为T市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