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城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之一,是基层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城市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重心,其治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以及社会治理效果。现如今,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治理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治理难度也随之增大,传统粗放式的治理模式已不再满足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来应对社区治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承担起整合社区资源的责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之一,是基层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城市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重心,其治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以及社会治理效果。现如今,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治理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治理难度也随之增大,传统粗放式的治理模式已不再满足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来应对社区治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承担起整合社区资源的责任。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逐渐改变了城市社区治理的战略定位,把当前社会治理的重心下沉到城市社区,用精细化治理理念来取代传统的粗放式管理理念,通过激活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提高城市社区的精细化治理水平,从而打牢整个社会治理的基础,以实现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精细化治理作为一种社区治理模式,既是我国在社会发展新阶段满足公众美好生活的客观要求,又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治理方式。本研究以治理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精益管理理论为理论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以太原市H社区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精细化治理的实践举措。并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将田野调查中搜集到的大量访谈资料进行扎根分析,通过提炼和范畴化,构建出太原市H社区精细化治理存在问题的理论模型。而后,结合H社区精细化治理实践、问卷调查结果对其问题和原因进行剖析,从而试图提出完善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措施,为其他类似城市社区的精细化治理探索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研究发现,H社区存在社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多元主体协同程度较低、精细化运作流程不通畅、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薄弱等问题。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精细化治理理念认识不足、治理主体权责边界不明晰、社区精细化机制不健全以及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投入不足。在对H社区精细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强化以民为本的精细服务意识、构建权责明确的多元主体格局、健全畅通高效的精细治理机制、加强信息技术的资金人才保障四方面探究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完善措施,为建设共治共建共享的城市社区提供可行性思路,进而为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打下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突发事件给社会系统带来了重大的冲击,也对作为国家基础单元的城市在危机状态下的稳定性和恢复性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应急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有效应对,提升城市治理的韧性势在必行。为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韧性城市,中央也提出要统筹灾害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其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力量,通过统筹协
基数庞大的农民群体大多仍处于低收入阶层,我国在脱贫问题后如何提升农民幸福感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研究背景下,由于外在因素对幸福感的解释力度有限,本文以农民经济自我效能感这一内部因素入手,研究个体经济自我效能感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本文采用陕西省富县两个村庄2021年396户苹果种植户调查数据,使用OLS回归方法解析农民经济自我效能感对其主观幸福感
组织研究越来越强调人员的差异性以更真实而准确地体现组织和员工的心理联系。近年来,个别协议作为一项新兴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已经广泛存在于中国企业,对劳动力市场与企业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合理使用个别协议,能为组织带来管理的灵活性,使多方利益相关者受益。同时个别协议也受到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如何推动组织中个别协议的产生对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公平性是谈判双方接受个别协议以及个别协议建立的前提,对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加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以高质量投资促高质量发展。然而,当前企业的过度金融化已经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一大障碍。实体企业为了追求超额收益过度地进行金融投资,使得企业资源不断从实体领域转移到金融领域,这对企业未来主业的发展产生了负向影响,也更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非常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自我意识和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这就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适时而变,企业的发展因此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后疫情时代,员工居家办公、远程办公变得更为普遍,个别协议这种定制化的工作安排逐步成为组织中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一大利器。个别协议是员工与组织就自身个性化的需求所协商的双方互惠的特殊化工作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组织和员工之间的平衡。目前,个别协议在国外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员工作为组织的主体,其工作状态和行为对组织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作投入是员工将自身和工作角色相结合、将个人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状态,员工保持高水平的工作投入能够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助力企业发展。自2000年以来,在美国,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员工参与工作,世界范围内大约只有13%的员工真正参与到工作进程,为实现工作目标做出努力。虽然员工的工作投入已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更大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员工积极性、主动性是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的关键。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发展,以及社会焦虑论调喧嚣尘上的背景下,员工表现出低主动性行为,和低工作意义感。因此,提升员工主动性行为和工作意义感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梳理以往文献,学界已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大量研究并取得
乡村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业、稳定农村、保护农民权利、维护乡村秩序、推进乡村发展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将乡村治理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如何处理复杂多样的乡村事务,最大化实现公共利益、维护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乡村治理的首要目标。近年来,我国农村基层通过治理模式探索、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技术运用等的不断实践,探索出了多样化的乡村
森林火灾由于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扑救极为困难,是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生态灾害和突发性公共事件之一。森林火灾应急管理是地方政府安全治理的重要责任,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守土有责”、维护安全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基层政府多年来针对森林火灾进行了各种治理探索,这些治理创新举措对防灾减灾救灾起到积极作用。但森林火灾应急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仍然十分突出。因此,研究如何优化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