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光学工程是将光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成功典范,而量子密码就是光学工程的学术前沿。量子密码成功地将量子光学应用于信息通信领域,成为量子光学中第一个可用的技术。量子密钥分发是量子密码最突出的应用实例,它能实现无条件安全通信。如今,量子密钥分发已经进入到国家政府部门及企业,发挥着保密通信的作用。研究量子密钥分发的基础是安全性研究。安全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量子密钥分发的性能,增强安全性,扩展适用范围。广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工程是将光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成功典范,而量子密码就是光学工程的学术前沿。量子密码成功地将量子光学应用于信息通信领域,成为量子光学中第一个可用的技术。量子密钥分发是量子密码最突出的应用实例,它能实现无条件安全通信。如今,量子密钥分发已经进入到国家政府部门及企业,发挥着保密通信的作用。研究量子密钥分发的基础是安全性研究。安全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量子密钥分发的性能,增强安全性,扩展适用范围。广大学者提出了新的理论来论证安全性,比如,探索新型协议、改进原始协议。这些新协议及新技术的提出为量子密钥分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协议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新型高维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环回差分相位协议。环回差分相位协议的安全性机制与传统的协议不同,它能在免信道扰动监测的情况下运行,因此具有很高的鲁棒性——不仅能出色地抵消有限长效应,也有超强的对抗信道干扰的能力。围绕环回差分相位协议展开的安全性研究工作将有力地促进量子密钥分发的发展、丰富应用场景。尽管环回差分相位协议的特性已被实验验证,但目前针对该协议的研究工作依然不完善,比如,如何分析完备环回差分相位协议的有限长效应?若测量端存在安全性漏洞能否生成安全密钥?环回差分相位协议的性能未被研究透彻。本文围绕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展开,总结了环回差分相位协议及其安全性分析,简单概括如下。1.提出改进的环回差分相位协议的安全性分析。针对原始的安全性证明计算信息泄露量不紧致的问题,通过重构原始的纠缠等价协议,引进相位随机化光源,得到了更紧致的密钥率上界。改进的安全性证明的优势在于计算简便,生成安全密钥所需的光脉冲数最少,提升了协议在有限长情况下的密钥生成效率。2.提出基于后选择技术的环回差分相位协议的有限长理论。目前,完备的环回差分相位协议的安全性证明不能抵御窃听者的相干攻击,这限制了协议的应用范围。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后选择技术分析该协议的有限长效应,尽管性能欠佳,但是提升了安全等级,且验证了基于后选择技术的有限长分析具有普适性。3.提出基于熵不确定关系的环回差分相位协议的有限长理论。针对前两种有限长理论的不足——安全密钥率未能达到最优,或者性能较差,利用熵不确定关系分析该协议的有限长效应,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相对于第1点保持了最优密钥率上界,相对于第2点光脉冲数量减少三个量级以上。基于熵不确定关系的有限长效应分析理论为环回差分相位协议的实用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4.提出适用于环回差分相位协议系统参数优化的后脉冲模型。常见的单光子探测器存在后脉冲效应,探测速率越高则后脉冲效应越明显,后脉冲是环回差分相位协议实用化研究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首次将后脉冲效应考虑进协议的实际理论分析中,构建了一种基于非马尔科夫的后脉冲模型,该模型可对环回差分相位协议的探测器响应进行精确描述,优化了协议的运行参数,提升了安全密钥率。5.提出新型测量设备无关的环回差分相位协议。原始的环回差分相位协议要求测量端必须是一个可信的针对单光子的投影测量,在实际的运行系统中,测量端往往存在安全性漏洞,导致密钥不安全。针对这一痛点,通过借鉴被动环回差分相位协议的优秀结构,构造一种新型测量设备无关的环回差分相位协议,该协议天然免疫所有针对测量端的攻击,提升了原始协议的安全性,拓展了协议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工业加热炉在生产周期内会伴随着能源消耗和大量高温过程气体的产生,炉内实时温度和多组分气体浓度能反映出燃烧过程的优劣程度,对燃烧过程关键参数的监测又能进一步反馈并优化加热炉燃烧工艺控制。加之近年来提出的“双碳”背景和低碳发展目标等多重要求下,钢铁企业对加热炉内部温度和组分浓度的监测期望越发强烈。因此,本文提出时分复用的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用于实现工业加热炉内多组分气体浓度的测量,结合比色测温技术测量炉内
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细胞正常行使各项生理功能的基础,其中能量代谢是指活细胞中产生和消耗能量的生化过程的总和。代谢的异常通常会引发多种疾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辅酶和代谢标识物,在细胞内以两种方式存在:游离态和结合态。游离态NADH分布于糖酵解活跃的细胞基质中,而结合态NADH更多地参与线粒体的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光遗传学是通过光调控细胞生理活动的新兴生物技术,近些年获得了迅猛发展。光敏元件light-oxygen-voltage(LOV)domain是目前最小分子量的一种感光受体,近年来已经成为研究的新工具。研究者们已经成功地利用LOV2控制了一系列的细胞生理活动,包括细胞迁移,钙内流,核质运输,亚细胞定位,蛋白质降解,基因表达等。外周膜蛋白与膜的相互作用是细胞生理事件参与的重要过程,例如囊泡运输、内吞作
“超竞争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环境动态化、不确定性强、难以预测,创新药研发的长周期与环境动态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本文通过对科技创新、开放式创新理论的文献研究,以及对中国科创板上市的四家创新药企业的案例分析,探讨在动态环境下,中国创新药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核心驱动因素,以及企业如何采取开放式创新模式,以获得竞争优势。
纳米粒子的界面反应过程在化学工业的多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和纳米粒子界面性质实现快速的反应过程,对于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关于界面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的机理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中,实验中得到的结论往往都是众均性的结果,而忽略了纳米粒子的异质性信息。这些信息中往往蕴含着更加准确的结构-活性和反应条件-活性关系的相关结论。随着物理化学表征技术的进一步发
近年来,可穿戴压力传感器在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与虚拟现实等多种领域中展现出愈加广泛的应用潜力,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拓宽其应用范围,发展高灵敏度、宽检测范围、快速响应时间与高循环稳定性的柔性压力传感器至关重要。然而,高灵敏度和宽检测范围这两个性能参数之间存在较大冲突。为了提高灵敏度通常采用弹性微结构增加应力集中,以提高电极与传感材料之间接触面积的变化;然而可压缩性的提高导致高压力范围下形变饱和
开展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风场的测量是人们认识大气运动变化规律的基础。激光雷达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优点,是探测该区域大气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对流层平流层大气风场观测数据量较少、准确度不高,且激光雷达易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需求,对不同波长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测风激光雷达性能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研制了基于旋转平台的直接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论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