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京都方言的翻译为中心,并以西安外国语大学日语口译专业研究生为对象,使用录像资料,从“反应时长超过3秒点”、“不流畅点”、“漏译点”、“重复点”、“误译点”这5个角度,考察了学习者在口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点。此外,从“译者的基本情况”、“对先行实验的反馈”、“对京都方言词汇及语法的掌握情况”3个角度设置了调查问卷。结合实验及调查问卷的结果,在明晰学习者口译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并分析了其影响要素。期待本研究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今后京都方言的理解及翻译有所贡献。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如下:1)从实验参加者的翻译结果来看,“反应时长超过3秒的点”、“不流畅点”、“漏译”这三类问题均占总发话数的比例较高。而“重复点”和“误译点”的情况也并不少见。2)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受试者均表示之前从未接触过京都方言,所有人均指出“京都方言的发音和声调与标准的日语不同,难以理解”。此外,也有受试者指出京都方言的词尾部分(如:终助词)较难听懂。3)根据问卷调查中词汇·语法的考察结果来看,受试者的错误率在40%~80%之间,显示出了较高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学习者对京都方言中的词汇、语法的理解和掌握甚至翻译是不够的。要提高京都方言的翻译能力,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4)从实验结果及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可提出以下建议。如:在日语教育中,除了主流的标准日语的教育,还应该将方言的知道纳入教育体系中。学习者应当加强学习的自主性,活用电视节目、动漫等视频、音频资料,通过日常对方言中特殊词汇、表达的积累,来提高自身的理解和翻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