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的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研究——以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技术创新组团项目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条件和物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环境的索求逐步超越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无论是决策、设计、施工或竣工运营的哪个阶段,都将对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要建设和谐社会,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就必须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和环境负担。 现在,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规划设计阶段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规划师的重视,同时,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也应运而生,但在施工阶段推行环保施工的力度却很不尽人意。在本论文中,针对建筑施工阶段,笔者将分析其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源,讨论推行环保施工的必要性,从而考虑采取相应的控制对策。在参考国内外各种环保建筑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施工期造成污染的噪声、扬尘、废水、固体废弃物等主要因素出发,同时考虑了社会环境、城市景观、土壤耕作层等方面的影响,尽可能全面地识别出工程项目可能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确定了M和LR两类评价指标,并根据指标的内涵,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类指标的权重,其中,M类指标为:施工方案制定(0.36);现场管理(0.22);环境管理(0.14)等五项(括号内的数值为相应指标的权重),LR类指标为:施工环境影响(0.55);材料与资源(0.21)等四项。同时考虑了较多的分项指标,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了评价模型。 本论文结合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技术创新组团项目,用确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这一实际工程进行评价,其施工环保程度的评价等级为良,属于环保施工,证明其实用性。同时,笔者针对建筑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施工方案制定、噪声、扬尘、废水、土壤耕作层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控制措施,并强调了企业的环境管理。建议在施工企业内部设立并实施一套结构化的环境管理体系(EMS),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行ISO9000、14000、18000质量管理体系、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通过对施工现场应该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关于施工企业的重要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等,最后为施工企业建立EMS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对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特别是如何在施工企业中推行环保施工起到一定的指导、参考作用。
其他文献
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由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了适应社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逐渐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类大气污染物.其净化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催化燃烧法具有
我国95%以上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矿产资源,我国矿石的开采量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三大采矿国家。随着矿山的不断开采,岩石边坡、排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恶臭污染作为七大环境公害之一,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环境,成为目前大气污染防治研究热点之一。我国城镇正处于恶臭污染的高发阶段,居民投诉日益增多,臭气扰民事
镁合金所具备的低密度等一系列优点使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但是本身性质的活泼引起比较差的耐蚀性,同时因其绝对强度低等缺点,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杂质元素Fe、Ni、C
作为一种优异的光波分束器件,光学阵列器在光通讯、光计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集成光学的发展,阵列器件向小型化、稳定化以及适于平面工艺批量生产等趋势发展。基于Talb
学位
现如今,人类的生产生活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寻找一种经济环保、操作简便的治理方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制备了生物材料溶解酵素纳米纤维并通过多巴胺作为黏附平台将聚乙烯亚胺和溶解酵素纳米纤维结合起来制备成新型复合吸附剂,用这两种材料对染料废水和含铅废水中污染物进行净化研究。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仪器对吸附材料进行结构分析,结果
学位
锂离子电池在动力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应用前景增加了对高容量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发需求。将纳米技术运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中,已经成为当前一个
本文以含铒的5A06铝合金板材为焊接对象,提出了配用焊丝生产设计方案,采用微量过渡元素Mn、Zr、Er复合微合金化技术及先进的焊丝加工工艺制备了Al-6Mg-0.7Mn-0.1Zr、Al-6Mg-0.7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