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口增长,由城市建设活动引起的城市气候问题日益显现。其中,城市热环境恶化所造成的夏季建筑空调能耗增大、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等问题已经对建筑节能和生活健康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居住区是城市中最重要的生活场所,其室外热环境受众多复杂因素影响。作为住区形态的决定性因素,布局模式与室外热环境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基于居住区热环境评价方法优化、当地典型住区形态要素特征与框架条件提取,通过实测方法探究了厦门市典型多层住区室外热环境夏季日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获取了典型布局模式下的热环境分布特征,并通过理想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初步获取了多层住区布局模式对室外热环境变化的影响机理。进而提出面向热环境优化的厦门市多层住区布局模式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证明,住区布局模式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能够破解平面布局与整体形态控制的部分问题,有利于高性能绿色住区的规划设计实践。以厦门市多层住区为例,在相同容积率条件下,就整体布局热环境而言,行列式建筑布局优于点式建筑布局;纵向地块设置优于横向地块设置;地块内组团不宜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组团之间应有较大规模的完整绿地,且开放空间走向应与主导风方向平行,并在主导风迎风向设置开口。同时,组团内的建筑排布、道路组织、绿化与硬地布置均会对组团室外热环境产生显著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