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亚致死效应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外对家蚕(Bombyx mori L.)农药毒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急性毒性的研究,对由微量农药引起的亚致死效应研究甚少。本文选择两种对家蚕剧毒级别的新烟碱类农药噻虫啉和噻虫胺,根据预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设定亚致死浓度梯度,使用浸液法处理桑叶连续饲喂家蚕由2龄起蚕发育到5龄末上蔟结茧化蛹,探究微量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通过浸液法测定噻虫啉和噻虫胺对家蚕的急性毒性,测得噻虫啉对家蚕2龄起蚕的96 h LC50为0.235 mg/L,噻虫胺对家蚕2龄起蚕的96 h LC50为0.076 mg/L根据毒性评价标准两种药剂均属于剧毒农药,对家蚕高风险建议禁止在桑园及周边施用。2、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发育历期的影响为较高浓度下家蚕发育历期与对照相比延长,较低浓度下家蚕发育历期缩短。在同一药剂浓度下,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发育历期的影响随龄期增长而增强。3、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眠蚕、熟蚕重量的影响为较高浓度组家蚕眠蚕、熟蚕重量与对照组相比减少,较低浓度组家蚕眠蚕、熟蚕重量增加。同一浓度下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眠蚕、熟蚕重量的影响随龄期增长而增强。4、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饲料效率的影响表现为在较高浓度下供试家蚕给桑干量、食下干量、消化干量增加,食下率、消化量、消化率和蚕茧转换效率、茧层转化效率下降;较低浓度下家蚕食下干量、食下率、消化量、消化率和蚕茧转换效率、茧层转化效率提高。5、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经济性状的影响为较高浓度下家蚕上蔟前存活率、化蛹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下降,死笼率上升,噻虫胺7.6·10-3mg/L浓度不结茧;较低浓度时家蚕上蔟前存活率、化蛹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提高,死笼率下降。6、通过研究确定,噻虫啉、噻虫胺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表现为:农药处理浓度较高时家蚕生长发育、取食消化、经济性状受到抑制;噻虫啉噻虫胺较低浓度时对家蚕生长发育、取食消化、经济性状有一定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正>"深度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与信阳师范学院共同开展的全国性教学改革实验。自2010年开展以来,已有湖北、江苏、广东等地近30所中
校园招聘已成为应届毕业生就业和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招聘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校园招聘不断发展,在校园招聘过程中却出现了大批毕业生在与企业签约之后毁约的现象。文章从大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将医院门诊收治的84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放射治疗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但由于治疗过程中NSCLC耐辐射性的存在,严重影响了 NSCLC病人的治疗疗效和预后情况。因此,寻找到一个新颖有效的放疗增敏剂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microRNAs(miRNAs)参与了包括辐射增敏在内的许多生物进程。本研究发现,miR-365可以通过调控CDC25A来调节NSCLC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且mi
新世纪即将到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类本身的发展,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迎接这些挑战,当今国际社会已广泛认同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以某小型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转子作为研究目标,在前缘侵蚀对风扇转子气动特性衰退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叶片前缘维修方案的研究。鉴于当前采用人工打磨维修手段引起的前缘气动
本文利用NOAA的逐月海温资料,NCEP/NCAR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和NCEP/NCAR的大气环流20世纪再分析资料,探讨了AMO对ENSO与NAO关系的调制作用以及其可能的物理机制,并利用CMIP5模式进一步验证该结论,最后研究了AMO对ENSO在非洲热带地区响应的调制作用,得到以下结论:(1)AMO对ENSO与NAO关系具有显著的调制作用。AMO正位相下El Ni?o事件(AMO+/El N
为改良活性污泥性能,采用生物强化技术,在含食品废水的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中投加具有高效降解蛋白质、脂肪、苯胺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由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以及反硝化聚磷菌
目的借助于对比调查探究胸腔镜辅助下右腋下直切口二尖瓣置换术(TARVAI-MVR)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危险因素的临床资料及机制。方法选取择期行TARVAI-MVR进行治疗的120例患者作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凝聚着人们的思想情感,维系着上千年的族群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建设,乡村建设中“千城一面,百镇同貌”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村落遭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使传统村落真正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而不遭到新一轮的“保护性破坏”、“建设性破坏”成为我们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