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急性期常常可导致水钠代谢紊乱,尤以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较高。低血钠更常见于神经功能评分较低的患者,而有研究表明异常的血钠水平可能引起大脑水肿或由大脑水肿引起的占位效应导致病情恶化,其可能是导致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并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病率增加有关。对aSAH后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国外文献报道,aSAH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约为9%-33%。aSAH后各种伤害性刺激均可诱发低钠血症,这些伤害性刺激主要包括血肿刺激、机械压迫以及继发血管痉挛所致丘脑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后低钠血症与SAH后脑缺血有关。同时临床观察显示,aSAH低钠血症与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cular spasms,CVS)密切相关。低钠血症者CVS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低钠血症者。aSAH后4-12天内MRA或DSA发现CVS的概率很高,约为30%-70%,其中有20%-30%发生症状,又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ymptomatic cerebrovascular spasms,SCVS)或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elayed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DIND)。SCVS是造成aSAH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而CVS同时又加重了低钠血症。为探讨aSAH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从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疗法,本文统计了2001年1月至2006年11月就诊于中日联谊医院的136例aSAH病例,对比分析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及与Hunt-Hess分级、脑血管痉挛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分析低钠血症的不同发病机制及治疗,以引起临床工作者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的重视,并对临床工作中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指导意义。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数据,定义低钠血症为血浆钠浓度<135mmol/L。因血钠的值不能每天测量,故此把蛛网膜下腔出血之后从入院时到入院第3天获得的血钠值定义为早期血钠值,入院第6到9天时检查获得的血钠值定义为晚期血钠值。136例患者中,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64.7%。另外,通过分组、分级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果:①动脉瘤部位与低钠血症发生率无明显关系;②Hunt-Hess分级与低钠血症、重度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关系;③低血钠组SCVS发生率与正常血钠组没有明显差别;④低钠血症组预后不良率与正常血钠组无明显差别,重度低钠血症组预后不良率与轻度低钠血症组也没有明显差异;⑤三脑室扩张组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三脑室扩张组;⑥aSAH后6-9天内出现低钠血症组预后不良率高于aSAH后0-3天出现低钠血症组;1周内不能纠正且血钠水平持续性下降提示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