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农民工成为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和城市职工相比,农民工群体存在着严重的过度劳动现象,过度劳动不仅影响劳动者个体的身心健康,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甚至整体社会经济均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关注农民工群体,分析过度劳动的影响因素,提出缓解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政策建议,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农民工的权益状况,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另一方面,为政府了解农民工就业选择规律,制定合理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2年、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分析农民工过度劳动、过度劳动强度以及过度劳动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在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过程中,首先应用样本选择偏差修正的二元选择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工是否过度劳动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小时工资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概率,平均来看,小时工资提升1元,过度劳动的概率降低0.72%。工资越低的农民工,其过度劳动选择受小时工资的影响越大,较高收入农民工的过度劳动受小时工资的影响较小。教育水平的提高能缓解农民工的过度劳动,受教育程度越高,过度劳动的概率下降越大;合同是影响农民工过度劳动的重要因素,与未签订合同相比,签订合同会减少6.06%的过度劳动概率;除此之外,农民工的过度劳动还受到职业类型、是否背负贷款和来自家庭的负担(例如结婚、家里孩子数量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其次应用修正样本选择偏差的有序选择模型,分析农民工过度劳动强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小时工资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强度。平均来看,小时工资提升1元,重度过度劳动的概率下降0.85%,适度劳动、轻度过度劳动的概率增加0.72%和0.13%。当前工资越低的农民工,其过度劳动强度选择受小时工资的影响越大,相对较高收入农民工的过度劳动强度受小时工资的影响较小。受教育水平也是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强度的有效因素,受教育程度提高,重度过度劳动的概率会下降,适度劳动和轻度过度劳动的概率将上升,并且适度劳动概率上升的幅度大于轻度过度劳动。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民工对过度劳动强度选择的影响越大。签订合同会使农民工重度过度劳动的概率降低10.34%,使得适度劳动的概率增加8.38%;拥有房子所有权会有效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强度;背负贷款和家庭的负担(例如结婚、家里孩子数量的增加)会加重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强度。在农民工过度劳动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过程中,应用有序选择模型,分别在未考虑过度劳动强度以及考虑强度的情况下分别分析过度劳动的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小时工资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持续性;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持续性。拥有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均会使得持续轻度、持续重度过度劳动的概率降低,大学教育水平对持续过度劳动的概率变化影响最大;签订合同会明显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持续性,使持续两年过度劳动的概率下降9.57%;此外,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持续性还受到职业类型、是否拥有房子以及是否背负贷款等变量的影响。为了缓解农民工的过度劳动,减少过度劳动强度,降低过度劳动的持续性,在市场方面,政府应该对农民工的工资收入进行重点监管,确保最低工资政策的实施;在农民工个人方面,关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加强农民工的素质培训;在企业方面,做好日常巡视检查,督促企业尽快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提高用人单位知法守法的程度,为农民工提供基本的就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