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一季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小微企业出现生产经营、现金流等困难,亟须资金支持,但银行机构出于诸多考虑,“不敢贷、不愿贷”的情绪有所反弹。
去年底,银保监会曾对银行业2020年小微企业贷款提出“量”与“价”的明确要求——“力争2020年全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疫情发生以来,各部门支持小微企业的相关政策和举措密集出台,普惠型贷款的发放也进一步加码。央行数据显示,今年3月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同比增长23.6%,增速比上年同期高出4.5个百分点。
然而,相关纾困资金是否真正流向小微企业,未来信贷是否会造成银行系统风险攀升,关键在于相关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畅通,信贷投放是否精准有效,小微企业是否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截至目前,银行仍是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主要渠道。由于小微企业数量庞大,企业经营情况千差万别,还有部分地区出现了银行服务能力跟不上的情况,尤其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凸显。小微企业缺信息、缺信用,更是加重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必须更多地借助科技力量。
对于中小银行来说,金融科技的运用也是利大于弊。目前,部分银行通过金融科技已实现了对小微企业和其他普惠主体的精准画像,从而推动线上自动审批、智能监测。以往困扰普惠业务发展的缺信用、缺信息、缺信任的问题,通过金融科技参与都能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金融科技被更多地运用到银行业务流程中,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正逐渐提升。但是,除了部分实力较强的银行之外,大量中小银行对金融科技的运用还不充分。银行业整体上对科技的投入还不多,重视程度还不够。银行未来还要加大力度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征信、财政、科技等部門合作,用科技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有效性和精准度,推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
去年底,银保监会曾对银行业2020年小微企业贷款提出“量”与“价”的明确要求——“力争2020年全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疫情发生以来,各部门支持小微企业的相关政策和举措密集出台,普惠型贷款的发放也进一步加码。央行数据显示,今年3月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同比增长23.6%,增速比上年同期高出4.5个百分点。
然而,相关纾困资金是否真正流向小微企业,未来信贷是否会造成银行系统风险攀升,关键在于相关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畅通,信贷投放是否精准有效,小微企业是否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截至目前,银行仍是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主要渠道。由于小微企业数量庞大,企业经营情况千差万别,还有部分地区出现了银行服务能力跟不上的情况,尤其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凸显。小微企业缺信息、缺信用,更是加重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必须更多地借助科技力量。
对于中小银行来说,金融科技的运用也是利大于弊。目前,部分银行通过金融科技已实现了对小微企业和其他普惠主体的精准画像,从而推动线上自动审批、智能监测。以往困扰普惠业务发展的缺信用、缺信息、缺信任的问题,通过金融科技参与都能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金融科技被更多地运用到银行业务流程中,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正逐渐提升。但是,除了部分实力较强的银行之外,大量中小银行对金融科技的运用还不充分。银行业整体上对科技的投入还不多,重视程度还不够。银行未来还要加大力度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征信、财政、科技等部門合作,用科技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有效性和精准度,推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