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于2010年3月31日正式实施融资融券试点,融资融券交易的推出标志着我国股市正式引入了卖空机制。国外已有研究发现,卖空机制能有效地约束经理人行为,具有一定的公司治理作用。但不同于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我国放松卖空管制的时间较短,现阶段仍处于试点阶段,未全面放开,作为转型经济和新兴经济体,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我们很有必要对该制度进行研究和探讨,以规范其发展。目前国内学者对融资融券交易的研究主要围绕在融资融券交易的实施后果,而且大都着眼于对证券市场的宏观影响方面,关于融资融券交易推出后对微观企业的行为产生的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融券卖空机制的实施,使得投资者在预期未来行情下跌时能够通过做空手段获利,促进了投资者对标的公司负面私有信息的关注和需求。已经有研究表明,卖空交易作为一种知情交易,投资者会积极主动挖掘“利空消息”,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格外敏感。卖空交易者有强烈的动机投入大量时间搜集并分析市场公开信息以选定目标公司,通过卖空交易使负面信息及时反映到股价中(Cassell等,2011;Drake等,2011)。面对卖空的事前震慑和事后处罚的压力,管理层不得不调整企业的信息披露策略。综上不难发现,卖空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发挥外部监督功能,降低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动机,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因此,本文以会计信息质量作为切入点,考察了融券机制对微观企业行为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成为融券卖空标的之后,相比于未进入之前以及其他未纳入标的股票,其会计信息质量显著提高;并且,对于地区外部金融市场欠发达、内部治理有效的公司来说,卖空机制的治理效果更好;通过进一步考察外部市场环境和公司内部治理环境的共同作用发现,在股权制衡度高的公司,无论外部市场环境如何,都能够显著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由此可见,融券卖空机制和外部市场环境作为外部治理因素,两者对公司治理是相互替代关系;公司内部治理是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内因,市场化程度等外部因素要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内部治理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能够丰富卖空机制在公司层面的研究,为卖空机制的推广提供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