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总以为自己不缺理念。真的吗?
有人给我讲了某大陆特级教师与台湾老师上课的故事,其中有两个场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场景是上课开始前的“热身话”。台湾老师一上课,面对着全班学生,说了一句“同学们,你们好”以后,问:“同学们,我说的话,你们听得清吗?”然后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又问:“同学们,我写的字,你们看得清吗?”与此同时,大陆去的一位特级教师,一上课,让台湾学生仔细看看从自己身上发现了什么?都是“开场白”式的热身,都是自然地与全班同学交流,消除陌生感,但两地教师所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台湾教师关心的是学生们是不是真正听清了、看清了,心中有的是学生,而不是自己。大陆的那位老师引导学生关心的是自己。当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被观察的对象上有新的发现,培养观察能力,这应该没错。但是,仔细比照以后,仍可发现他们的关注点是不同的,心里装着的东西是不同的。也许,那问“听得清吗”“看得清了”的那堂课,当时气氛平平;而那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课,定会有精彩的发现,课堂上气氛热烈,笑声、赞叹声肯定不少,可我们从中看到差别了吗?发现价值取向不同了吗?
另一个场景是,台湾老师听到下课铃声响了,不管有没有讲完,就立即下课,让学生休息。与此相反的是大陆老师,下课的铃声响了,仍不舍得下课,又讲了几分钟,台湾老师提醒了,还不下课。这时,台湾负责课务的老师走上讲台,有礼貌而又坚决地对上课的老师说:“老师,对不起,早已下课了,你的课到此为止。”这位台湾老师有失礼貌吗?我不如此认为。他想到的是上课的规则,而规则的背后是学生,是学生的休息,是学生应有的权利,是学生的健康。大陆老师那些没讲完的内容一定十分重要、十分精彩吗?我当然也不认为。比内容更重要的是保证学生的休息,是让学生做好上下一堂课的准备。那些没讲完的,再重要,也不重要;再精彩,也不精彩。不肯下课的老师看起来非常负责,但他心中只有自己的预设,而在预设的背后是知识的传授,他内心深处真正的理念是:知识的讲授、上课的完整性比学生的休息、权利更重要。其实,这样的课是最不完整的,因为,学生的生活被他的课搞得不完整了,割裂了,风干了。
这两个真实的课例,让我们对理念的确立有了新的认识。所谓理念真正确立,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理念的转变,即从旧的理念转变到新理念上来了。该下课就下课,这是正确的理念,而该下课不下课,则是旧理念。所谓理念的新与旧,主要是理念的价值取向不同,所以,理念的转变,其实质应是价值观的转变,而价值的取向应以是否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依据。这一转变过程是深刻的,甚至可以说这是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确立。没有这一根本性的转变,理念的确立只是表面的、短暂的,不可能深刻,也不可能持久。二是理念的转化,即将理念转化为教育的行为。教师上课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理念的折射和体现。简简单单的“听清了吗”“看清了吗”充满着对学生的关爱。理念需要“宏大叙事”,更需要体现在教学行为的细节中。因此,不同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理念;同样,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真正确立理念,应该从转变行为开始。而行为的改变,在我看来,其实质是文化方式,尤其是文化行为模式的改变。三是内化,即要将理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进而将理念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特征。这是一种境界,因为这一切都是自然的而非刻意的,是真实的而非作秀的,一切都是发自自己的内心深处,不必掩饰,不必说明,不必提醒,一切都是人格使然。至此,我们才可以说,我们的理念真正确立起来了;否则,你只能说,我的理念的真正确立才刚刚开始。
记得柏拉图说过这样的话:世上的万事万物转瞬即逝,唯有事物的本源——理念,才是完美的永恒存在。其完美,其永恒,大概就存在于它的转变、转化与内化之中。为此而努力,为此而改变自己,自己才有可能成为美好的永恒存在。
(作者系国家督学、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
(摘自《中国教育报》)
有人给我讲了某大陆特级教师与台湾老师上课的故事,其中有两个场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场景是上课开始前的“热身话”。台湾老师一上课,面对着全班学生,说了一句“同学们,你们好”以后,问:“同学们,我说的话,你们听得清吗?”然后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又问:“同学们,我写的字,你们看得清吗?”与此同时,大陆去的一位特级教师,一上课,让台湾学生仔细看看从自己身上发现了什么?都是“开场白”式的热身,都是自然地与全班同学交流,消除陌生感,但两地教师所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台湾教师关心的是学生们是不是真正听清了、看清了,心中有的是学生,而不是自己。大陆的那位老师引导学生关心的是自己。当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被观察的对象上有新的发现,培养观察能力,这应该没错。但是,仔细比照以后,仍可发现他们的关注点是不同的,心里装着的东西是不同的。也许,那问“听得清吗”“看得清了”的那堂课,当时气氛平平;而那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课,定会有精彩的发现,课堂上气氛热烈,笑声、赞叹声肯定不少,可我们从中看到差别了吗?发现价值取向不同了吗?
另一个场景是,台湾老师听到下课铃声响了,不管有没有讲完,就立即下课,让学生休息。与此相反的是大陆老师,下课的铃声响了,仍不舍得下课,又讲了几分钟,台湾老师提醒了,还不下课。这时,台湾负责课务的老师走上讲台,有礼貌而又坚决地对上课的老师说:“老师,对不起,早已下课了,你的课到此为止。”这位台湾老师有失礼貌吗?我不如此认为。他想到的是上课的规则,而规则的背后是学生,是学生的休息,是学生应有的权利,是学生的健康。大陆老师那些没讲完的内容一定十分重要、十分精彩吗?我当然也不认为。比内容更重要的是保证学生的休息,是让学生做好上下一堂课的准备。那些没讲完的,再重要,也不重要;再精彩,也不精彩。不肯下课的老师看起来非常负责,但他心中只有自己的预设,而在预设的背后是知识的传授,他内心深处真正的理念是:知识的讲授、上课的完整性比学生的休息、权利更重要。其实,这样的课是最不完整的,因为,学生的生活被他的课搞得不完整了,割裂了,风干了。
这两个真实的课例,让我们对理念的确立有了新的认识。所谓理念真正确立,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理念的转变,即从旧的理念转变到新理念上来了。该下课就下课,这是正确的理念,而该下课不下课,则是旧理念。所谓理念的新与旧,主要是理念的价值取向不同,所以,理念的转变,其实质应是价值观的转变,而价值的取向应以是否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依据。这一转变过程是深刻的,甚至可以说这是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确立。没有这一根本性的转变,理念的确立只是表面的、短暂的,不可能深刻,也不可能持久。二是理念的转化,即将理念转化为教育的行为。教师上课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理念的折射和体现。简简单单的“听清了吗”“看清了吗”充满着对学生的关爱。理念需要“宏大叙事”,更需要体现在教学行为的细节中。因此,不同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理念;同样,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真正确立理念,应该从转变行为开始。而行为的改变,在我看来,其实质是文化方式,尤其是文化行为模式的改变。三是内化,即要将理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进而将理念内化为自己的人格特征。这是一种境界,因为这一切都是自然的而非刻意的,是真实的而非作秀的,一切都是发自自己的内心深处,不必掩饰,不必说明,不必提醒,一切都是人格使然。至此,我们才可以说,我们的理念真正确立起来了;否则,你只能说,我的理念的真正确立才刚刚开始。
记得柏拉图说过这样的话:世上的万事万物转瞬即逝,唯有事物的本源——理念,才是完美的永恒存在。其完美,其永恒,大概就存在于它的转变、转化与内化之中。为此而努力,为此而改变自己,自己才有可能成为美好的永恒存在。
(作者系国家督学、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
(摘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