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我国南方松林的重要蛀干害虫,主要危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以及黑松(P. thunbergii)、云南松(P. yunnanensis)、雪松(Cedrus deodara)等其他松属林木,也是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Nickle)最主要的传播媒介。本研究主要利用天敌昆虫花绒寄甲(Dastarcushelophoroides)开展松褐天牛生物防治,以及使用噻虫啉药剂控制松褐天牛,为生产应用提供技术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连续2年室内恒温25℃观察花绒寄甲结果可知,刚羽化的成虫平均8天后开始产卵,每天产卵高峰期在中午,每年产卵高峰期5-8月,高峰期时段平均2000粒/月,成虫有连续产卵特征。成虫平均寿命1年,最长寿命可以达到2年。卵的历期平均8天,孵化历期平均10天,孵化率90%左右,幼虫历期平均10天,蛹历期平均45天。2、利用花绒寄甲成虫防治松褐天牛的高龄幼虫和蛹。结果表明,释放不同密度的花绒寄甲成虫后,松褐天牛虫口减退率存在显著差异。释放成虫60头/株,虫口减退率是69.83%,释放成虫90头/株,虫口减退率是80.56%,释放成虫180头/株,虫口减退率是89.85%,但从经济成本考虑,每株释放90头成虫为宜。在不同时间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诱木上,虫口减退率也存在显著差异。3月下旬释放成虫校正虫口减退率是79.81%,4月下旬释放成虫校正虫口减退率是51.58%,8月下旬释放成虫校正虫口减退率是73.93%。经分析可知,释放成虫选择在每年的3月下旬和8月上旬防治松褐天牛效果最佳。不同时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松褐天牛虫口减退率也存在显著差异。8月上旬布放卵虫口减退率是37.35%,9月下旬布放卵虫口减退率是77.69%,4月下旬布放卵虫口减退率是73.57%。经分析可知,在每年4月下旬和9月下旬布放卵最佳。不同密度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联合防治松褐天牛,诱木上虫口减退率也存在显著差异。每株诱木释放成虫30头,在树干和主枝干上每隔1m长度再布放1张卵卡,松褐天牛校正虫口减退率是47.93%;每株诱木释放成虫60头,同上布放卵卡校正虫口减退率是71.41%;每株诱木释放成虫60头,在树干和主枝干上每隔1.5m长度再布放1张卵卡校正虫口减退率是73%;每株诱木释放成虫90头,同上布放卵卡校正虫口减退率是80.76%。经分析可知,确定释放成虫60头/株,再加每1.5m放置1张卵卡的防治效果最佳。3、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的不同稀释倍数毒杀松褐天牛成虫效果存在差异。对5天内的毒杀效果分析得知,稀释100倍、200倍与400倍、600倍有显著差异,稀释100倍和200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考虑到经济成本,建议使用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稀释200倍作为林间喷雾浓度。林间喷洒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稀释200倍后,不同时间取其松枝饲喂松褐天牛成虫,评估其药效持效期。结果可知,此药不仅有较强的毒杀效果,而且药效较强的持续时间可以达到30天以上。在防治试验区喷洒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稀释200倍后,对照区诱捕到松褐天牛成虫数量是喷药区的2.78倍;喷药区诱木上平均每立方米的幼虫数量和对照区的比值是0.3477;喷药区和对照区的死树升降率分别为-77.95%和+57.56%,相对防治效果为86%。结果说明使用此药可以有效控制松褐天牛数量,降低松褐天牛幼虫密度,减少松材线虫病带来危害。4、林间喷洒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后,不同时间取其松枝饲喂松褐天牛成虫,评估其药效持效期。结果可知,此药对林间松褐天牛有较强的毒杀效果,较长的持效期。喷药后30-40天后毒杀效果还可以达到65%以上。2009-2012年在防治试验区喷洒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后,喷药区和对照区分别诱捕到松褐天牛成虫236头和504头、196头和741头、134头和295头、107头和400头;松褐天牛成虫在喷药区诱木上平均每平方米的刻槽量分别为52.21、42.50、33.23、25.33个;喷药区和对照区诱木上刻槽量的比值是0.4804、0.195、0.3712、0.1297;喷药区死树下降率分别为73.78%、55.71%、26.24%、25.72%,对照区死树上升率分别为11.21%、25.75%、53.18%、57.56%,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76.42%、64.78%、51.85%、52.86%。结果可知,喷药区诱捕量明显低于对照区,且松褐天牛成虫数量成逐年下降趋势;对照区松褐天牛成虫刻槽量明显高于喷药区,且刻槽量逐年减少;喷药区松树枯死株数逐年减少,而对照区成逐年上升趋势。说明此药对松褐天牛有持续的有效的重要的控制作用,从而减少松材线虫病带来危害。综上所述,通过林间设置诱木,集中适时释放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大龄幼虫、老熟幼虫和蛹,以控制林间松褐天牛种群数量为目标,同时增加林间天敌昆虫花绒寄甲的数量,从而可以有效的持续的控制松褐天牛数量,以及林间喷洒持效期长、低毒、毒杀效果强的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和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防治松褐天牛技术。在防治区可以有效降低林间松褐天牛种群密度,以达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蔓延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