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正在发生根本变化。二战以后长达几十年时间里,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美国。但是从2008年之后,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2008年到2018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率年均为30.6%,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中国都将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到21世纪中叶要实现的宏伟蓝图,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谓强国不应只是强调本国特色,而是在国际比较、横向比较中的强国。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会延长“四个周期”。
会继续延长战略机遇期。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从现在起未来20年中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到2020年,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没有结束,新的战略机遇期正在开始。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大势并未逆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产生爆发力量,破解世界性难题迫切需要国际合作,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并没有根本性改变。中国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响应,成为服务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公共产品。短短6年,中国与一百多个国家和几十个国际组织签署了近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了互联互通、携手发展的格局。国内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粵港澳大湾区和雄安新区等一系列新区域发展布局,增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回旋空间。
会继续延长经济发展周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中高速增长的发展周期已持续了40年,40年平均增长速度达9.4%。近3年保持6.5%左右的增速,但每上升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5年前的1.5个百分点、10年前的2个百分点。按照2018年中国实现GDP达到13.6万亿美元的目标,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绝对量为1360亿美元,6.6%的增速绝对量为1.4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俄罗斯、澳大利亚这种体量的国家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2019年我国经济增速预计为6%至6.5%,2020年只要完成6%,就可以实现党的十八大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周期还会延长,如果发生了颠覆性产业革命或者技术革命,中国创新驱动获得突破性进展,把目前还落后于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共性技术、基础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短板补上来,中国经济增长不仅会更快发展,而且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周期会延长,还在于改革开放重塑了经济微观主体,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迈入国际一流企业的行列。中国的企业充满了活力、动力和竞争力,这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长期保持发展动力的重要基础。地方政府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很大助力和动力。
会继续延长制造业繁荣周期。按照联合国分类的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225个小类,中国是拥有所有门类的国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美日欧都没有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制造业在2018年已达到全球制造业产值的30%,而且正在稳步迈向中高端。如果说过去一段时间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一些地方曾经出现了偏差,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不断缩小制造业比重,增加服务业比重,并以此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盲目追求服务业占比。这一次中美贸易摩擦,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贸易摩擦是一个表象,而制造业发展水平才是竞争核心。制造业作为强国之基、强国之要、大国之重器受到空前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将得到越来越大的支持,中国渐次形成的巨大产能,将成为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大大拉长中国制造业的繁荣周期。2018年中国高端制造业增长速度达到19%,而传统产业不到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也更加迅速。
会继续延长消费者的生命周期。中国消费者的预期寿命延长将带来消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18年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4岁,北京、上海超过80岁。按照中国健康2030规划,到202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7岁,到2030年达到79岁。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人的全生命周期的需求。消费者全生命周期的消费需求,将成为拉动中国不断产生市场红利的基本动因,健康消费、医疗消费、体育消费、养老消费、休闲旅游消费、文化消费、时尚消费、颜值消费、网络消费等,这些满足人们吃穿用住基本消费需求之外的潜在消费需求,将成为中国保持世界第一强劲市场的新增长点。中国餐饮业年销售额已超过4万亿元,外食成为主要生活方式;中国旅游2017年达到50亿人次,2018年超过了55亿人次;中国汽车销售和生产都达到3000万辆,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人生命周期的延长、购买力水平和生活品位的提高,将使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市场红利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吸引全球投资及资源配置的耐力和底气。
随着量的积累将在一定时点产生新的飞跃,在可见的未来,中国将实现“四个100%”。
将会实现100%的人口脱离贫困。1978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改革开放40年使7.4亿人脱离了贫困。按照现行贫困标准,2013年至2018年中国分别使1650万、1232万、1442万、1240万、1289万、1386万人脱离贫困。2019年还剩600万贫困人口,届时将全部脱离贫困。一个近14亿人口的国度,实现100%脱离贫困,这确实史无前例,在当今所有国家也绝无仅有。这是世界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是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国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认知并赞赏的原因。中国发展的道路及成就,与全球还有8亿多人处于绝对贫困和饥饿之中形成对照,甚至与一些发达国家尚有几千万贫困人口形成对照。
将会实现100%的社会保障全覆盖。中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框架,将实现100%的社会保障全覆蓋。作为现代国家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中国已经通过立法制定了保险、救助、补贴等制度,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养老、疾病、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党的十九大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正在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济制度和社会优抚制度。按照党中央部署,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这意味着,2.55亿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险、13.9亿人的医疗保险将实现100%的全覆盖。
将会实现100%的5G网络全覆盖。中国将聚焦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率先实现100%的5G全覆盖。中国将加快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服务、AI技术等下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本体化、标准化、一体化,中国的高能计算、智慧城市、世界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移动支付等走在了世界前列。随着万物互联、万物感知、万物可视、万物智能时代的到来,制造业业态、服务业态、贸易业态乃至人们的生活、生存方式将出现新的变革。
将会逐步实现祖国山川水域100%的治理。中国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进森林城市、森林城市群、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建设,实行河长制、湖长制,治理空气污染,加大祖国生态治理。到202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04%,2035年达到26%,21世纪中叶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2月《自然可持续》杂志发文,一项跟踪17年的研究表明,自2000年之后,中国和印度大约贡献了全球绿化增长面积的1/3,中国植被面积仅占全球6%,但在全球绿地增长面积中贡献了25%的增长率。中国的断流荒山正在变为“绿水青山”,还将进一步变成“金山银山”,一个美丽的中国正在形成并书写更加美丽的篇章。
中国将会延长“四个周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到21世纪中叶要实现的宏伟蓝图,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谓强国不应只是强调本国特色,而是在国际比较、横向比较中的强国。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会延长“四个周期”。
会继续延长战略机遇期。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从现在起未来20年中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到2020年,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没有结束,新的战略机遇期正在开始。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大势并未逆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产生爆发力量,破解世界性难题迫切需要国际合作,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并没有根本性改变。中国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响应,成为服务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公共产品。短短6年,中国与一百多个国家和几十个国际组织签署了近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了互联互通、携手发展的格局。国内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粵港澳大湾区和雄安新区等一系列新区域发展布局,增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回旋空间。
会继续延长经济发展周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中高速增长的发展周期已持续了40年,40年平均增长速度达9.4%。近3年保持6.5%左右的增速,但每上升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5年前的1.5个百分点、10年前的2个百分点。按照2018年中国实现GDP达到13.6万亿美元的目标,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绝对量为1360亿美元,6.6%的增速绝对量为1.4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俄罗斯、澳大利亚这种体量的国家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2019年我国经济增速预计为6%至6.5%,2020年只要完成6%,就可以实现党的十八大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周期还会延长,如果发生了颠覆性产业革命或者技术革命,中国创新驱动获得突破性进展,把目前还落后于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共性技术、基础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短板补上来,中国经济增长不仅会更快发展,而且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周期会延长,还在于改革开放重塑了经济微观主体,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迈入国际一流企业的行列。中国的企业充满了活力、动力和竞争力,这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长期保持发展动力的重要基础。地方政府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很大助力和动力。
会继续延长制造业繁荣周期。按照联合国分类的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225个小类,中国是拥有所有门类的国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美日欧都没有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制造业在2018年已达到全球制造业产值的30%,而且正在稳步迈向中高端。如果说过去一段时间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一些地方曾经出现了偏差,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不断缩小制造业比重,增加服务业比重,并以此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盲目追求服务业占比。这一次中美贸易摩擦,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贸易摩擦是一个表象,而制造业发展水平才是竞争核心。制造业作为强国之基、强国之要、大国之重器受到空前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将得到越来越大的支持,中国渐次形成的巨大产能,将成为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大大拉长中国制造业的繁荣周期。2018年中国高端制造业增长速度达到19%,而传统产业不到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也更加迅速。
会继续延长消费者的生命周期。中国消费者的预期寿命延长将带来消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2018年中国人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4岁,北京、上海超过80岁。按照中国健康2030规划,到202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7岁,到2030年达到79岁。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人的全生命周期的需求。消费者全生命周期的消费需求,将成为拉动中国不断产生市场红利的基本动因,健康消费、医疗消费、体育消费、养老消费、休闲旅游消费、文化消费、时尚消费、颜值消费、网络消费等,这些满足人们吃穿用住基本消费需求之外的潜在消费需求,将成为中国保持世界第一强劲市场的新增长点。中国餐饮业年销售额已超过4万亿元,外食成为主要生活方式;中国旅游2017年达到50亿人次,2018年超过了55亿人次;中国汽车销售和生产都达到3000万辆,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人生命周期的延长、购买力水平和生活品位的提高,将使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市场红利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吸引全球投资及资源配置的耐力和底气。
中国将实现“四个100%”
随着量的积累将在一定时点产生新的飞跃,在可见的未来,中国将实现“四个100%”。
将会实现100%的人口脱离贫困。1978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改革开放40年使7.4亿人脱离了贫困。按照现行贫困标准,2013年至2018年中国分别使1650万、1232万、1442万、1240万、1289万、1386万人脱离贫困。2019年还剩600万贫困人口,届时将全部脱离贫困。一个近14亿人口的国度,实现100%脱离贫困,这确实史无前例,在当今所有国家也绝无仅有。这是世界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是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国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认知并赞赏的原因。中国发展的道路及成就,与全球还有8亿多人处于绝对贫困和饥饿之中形成对照,甚至与一些发达国家尚有几千万贫困人口形成对照。
将会实现100%的社会保障全覆盖。中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框架,将实现100%的社会保障全覆蓋。作为现代国家最基本的经济制度之一,中国已经通过立法制定了保险、救助、补贴等制度,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特别是保障公民在养老、疾病、失业、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的特殊需要。党的十九大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正在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济制度和社会优抚制度。按照党中央部署,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这意味着,2.55亿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险、13.9亿人的医疗保险将实现100%的全覆盖。
将会实现100%的5G网络全覆盖。中国将聚焦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率先实现100%的5G全覆盖。中国将加快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服务、AI技术等下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本体化、标准化、一体化,中国的高能计算、智慧城市、世界电子商务贸易平台、移动支付等走在了世界前列。随着万物互联、万物感知、万物可视、万物智能时代的到来,制造业业态、服务业态、贸易业态乃至人们的生活、生存方式将出现新的变革。
将会逐步实现祖国山川水域100%的治理。中国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进森林城市、森林城市群、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国家级生态保护区建设,实行河长制、湖长制,治理空气污染,加大祖国生态治理。到202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04%,2035年达到26%,21世纪中叶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2月《自然可持续》杂志发文,一项跟踪17年的研究表明,自2000年之后,中国和印度大约贡献了全球绿化增长面积的1/3,中国植被面积仅占全球6%,但在全球绿地增长面积中贡献了25%的增长率。中国的断流荒山正在变为“绿水青山”,还将进一步变成“金山银山”,一个美丽的中国正在形成并书写更加美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