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统村落承载农耕文明发展的漫漫长史,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大小小很多传统村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村落甚至濒临消亡的困境。目前我国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话题讨论非常热烈。因此,对传统村落的研究不仅具有研究性和重要性,而且有普遍指导价值。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传统村落文献研究基础上,概述国内外传统村落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成果现状,总结出目前国内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缺乏经验。其次,本文介绍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生态文化、生态教育、生态经济四方面现实价值,更为宝贵的是传统村落的生态建筑理念的构成为城市建筑发展提供借鉴意义;优秀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可以激发文化的内生力;悠久的村落精神与教育价值不可估量,是社会得以稳定发展的核心所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造就传统村落独一无二的经济价值。另外,本文从生态文明视域出发,提出四个生态观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的内容。即应立足“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保护传统村落的自然风貌;立足“舒适宜居”的生态民居观,保护传统民居的生命力;立足“融合发展”的生态民俗观,保护传统村落的民俗遗存;立足“敬天爱人”的生态文化观,保护传统村落的优良文化基因。同时,阐述当前传统村落保护的两大基本模式,即按地点保护模式和按开放程度保护模式。再次,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数据整理得出目前我国传统村落存在数量锐减、格局风貌破坏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民俗技艺的流失问题,同时深度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总结得出五点原因,即急功近利追求经济导致建设性破坏、法律设施及管理不完善、人们保护意识不强并存在偏差、资金短缺以及有机整体性思维缺乏。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政府层面、资金链、公民意识、法律法规四个角度提出基本保护的建议与措施。最后,以案例的形式分析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仙寓镇奇峰村的村落保护的经验做法得到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