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disease,DLSS)主要是由黄韧带肥厚、增生、钙化,椎间关节不稳,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及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导致的腰椎中央管、神经根管或侧隐窝狭窄引起其中内容物-马尾、神经根受压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DLSS主要临床症状症状包括:腰腿疼痛,下肢感觉异常,行走困难等,严重者可有鞍区感觉异常和二便异常。DLSS目前的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部分病人可通过保守治疗获得短期的症状缓解,但是远期患者症状反复几率大,且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DLSS的手术方式较多,主要以开放手术和微创技术两种术式为主。目前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仍是国内外手术治疗的“金标准”。随着时代发展,脊柱微创技术逐渐成熟起来。尤其是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目前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s LDH)上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生的认可,但在治疗DLSS上的疗效及并发症上仍有争议。目的:通过对侧路椎间孔镜下全神经根松解术多中心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存在下腰痛症状的病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归纳相关危险因素,以期对今后临床工作做出一定指导。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研究,回顾性随访全国各地多家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间接受侧路椎间孔镜下全神经根松解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200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为期1年随访并收集术后功能评价资料,其中6例更换联系方式,5例搬家,1例自然死亡,最终完整随访188例。其中男100例,女88例;年龄60-86岁,平均69.1±8.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责任节段。其中L2-3椎间隙:3例(1.6%);L3-4:8例(4.3%);L4-5:131例(69.7%);L5-S1:30例(15.9%);L3-4、L4-5双节段:9例(4.8%);L4-5、L5-S1双节段:7例(4.3%)。分别记录术前、术后一周、三个月、一年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改良MacNab标准。选取术后1周后仍存在下腰痛症状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1、188例患者均由笔者导师顺利完成手术,后期随访以网络或者电话随访为主。术后1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一年优良率为88.82%;3、本组共出现术后下腰痛31例(16.5%),其中术后腰背肌筋膜炎10例(5.3%);术后椎管内无菌性炎症16例(8.5%),其中复发6例(3.2%);感染1例(0.5%);腰椎关节突骨性关节炎4例(2.1%);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1例(0.5%)。4、术前合并终板炎9例术后均出现术后下腰痛症状。结论:1、通过对本研究中的大样本,多中心的术后随访病例的统计学分析与比较,可以得出,侧路椎间孔镜下全神经根松解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术后各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患者症状减轻。但术后下腰痛原因较多,需分析原因对症处理。2、术前精准诊断、把控危险因素、提高手术技巧可降低术后下腰痛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