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商业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两方面,具体包括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贸易联系、设计图纸(含草图)、试验结果和试验记录、样品、数据、计算机程序、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其中,技术信息可以是有特定的完整的技术内容,构成一项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某一产品、工艺、材料等技术或产品中的部分技术要素。
在企业间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商业机密侵权案件成多发趋势。其中,除了一些企业人员为了经济利益铤而走险、盗取商业机密以外,部分企业商业机密保护意识非常淡薄,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保密制度,也是泄密事件屡屡发生的一大根源。
例如,某西部城市工商部门曾花3个月时间对该市有可能涉密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独特工艺和配方的生产型企业、外资企业等对象开展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调查,结果发现:78.5%的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对自己的商业秘密信息没有进行管理、监督、检查和规范,74.3%的企业没有专门机构保护商业秘密,73.7%的企业没有设立密级以保护商业秘密,70.1%的企业没有与涉密岗位职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63%的企业没有开展过商业秘密培训;仅有28.7%的企业对外与研发单位、外包加工制作企业、供货商、销售商签订过商业秘密保护条款;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对商业机密的认定范围十分狭小,只把技术作为商业秘密保护,没有意识到客户信息、货源情报、管理技能等也属于商业秘密。
本案例中,老干妈能迅速发现、及时报警,强力解决此次泄密案件,说明其专利保护意识很强,并将市场调研与专利保护工作相结合,很好地维护了自己产品的技术权益。但同时,老干妈此次被暗算泄密,也反映其内部控制仍然存在不足。据悉,贾某在老干妈任职期间,双方曾签订《竞业限制与保密协议》,约定贾某在工作期间及离职后需保守老干妈的商业秘密,且不能从事业务类似及存在直接競争关系的经营活动。最终,这份协议并未能阻止贾某泄漏商业机密,获取非法利益。
对此,笔者建议,老干妈对于商业机密的管理,应当做到以下几点:对掌握公司核心商业机密及技术信息的岗位人员给予更好的薪酬待遇,这样既可以挽留人才,也能够减少泄密风险;对商业秘密特别是电子文档的存放、使用等环节采取合理、有效的管控办法,通过技术手段杜绝员工私自复制、转移公司商业机密资料行为的发生;与员工签订更具约束力的商业秘密保护协议,约定明确的泄密赔偿条款;针对关键岗位的离职员工,建立某种程度的职业信息回访跟踪机制,降低其恶意泄密的可能。
笔者强调,企业一定要认识到商业机密是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保密制度,与核心管理、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另一名方面,要积极做市场调查,勇于将发现的泄密者诉之于法律,让其受到法律的制裁。政府相关部门也需大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完善相关保密法律法规,对泄密者进行严惩,还企业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
在企业间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商业机密侵权案件成多发趋势。其中,除了一些企业人员为了经济利益铤而走险、盗取商业机密以外,部分企业商业机密保护意识非常淡薄,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保密制度,也是泄密事件屡屡发生的一大根源。
例如,某西部城市工商部门曾花3个月时间对该市有可能涉密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独特工艺和配方的生产型企业、外资企业等对象开展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调查,结果发现:78.5%的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对自己的商业秘密信息没有进行管理、监督、检查和规范,74.3%的企业没有专门机构保护商业秘密,73.7%的企业没有设立密级以保护商业秘密,70.1%的企业没有与涉密岗位职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63%的企业没有开展过商业秘密培训;仅有28.7%的企业对外与研发单位、外包加工制作企业、供货商、销售商签订过商业秘密保护条款;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对商业机密的认定范围十分狭小,只把技术作为商业秘密保护,没有意识到客户信息、货源情报、管理技能等也属于商业秘密。
本案例中,老干妈能迅速发现、及时报警,强力解决此次泄密案件,说明其专利保护意识很强,并将市场调研与专利保护工作相结合,很好地维护了自己产品的技术权益。但同时,老干妈此次被暗算泄密,也反映其内部控制仍然存在不足。据悉,贾某在老干妈任职期间,双方曾签订《竞业限制与保密协议》,约定贾某在工作期间及离职后需保守老干妈的商业秘密,且不能从事业务类似及存在直接競争关系的经营活动。最终,这份协议并未能阻止贾某泄漏商业机密,获取非法利益。
对此,笔者建议,老干妈对于商业机密的管理,应当做到以下几点:对掌握公司核心商业机密及技术信息的岗位人员给予更好的薪酬待遇,这样既可以挽留人才,也能够减少泄密风险;对商业秘密特别是电子文档的存放、使用等环节采取合理、有效的管控办法,通过技术手段杜绝员工私自复制、转移公司商业机密资料行为的发生;与员工签订更具约束力的商业秘密保护协议,约定明确的泄密赔偿条款;针对关键岗位的离职员工,建立某种程度的职业信息回访跟踪机制,降低其恶意泄密的可能。
笔者强调,企业一定要认识到商业机密是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保密制度,与核心管理、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另一名方面,要积极做市场调查,勇于将发现的泄密者诉之于法律,让其受到法律的制裁。政府相关部门也需大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完善相关保密法律法规,对泄密者进行严惩,还企业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