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他深厚的理论功底。我们学习柳青不能忽略柳青作为一个作家深厚的理论功底,只要读一读他的《美学笔记》和《20年的信仰和体会》就会知道他一以贯之的创作思想。《美学笔记》中柳青曾经描述过这样一个观点:任何真正的作家,他的世界观、艺术观都不可能是外在的,就好像摆在他书架上那些哲学书籍、政治书籍和文学书籍一样,如果说书架上的世界观、艺术观和作家精神上的世界观、艺术观发生矛盾的话,在生活创作中实际起作用的还是后者,而绝不可能是前者,这是对生活的虔诚和礼敬。的确,艺术创作是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作家的世界观和艺术观的形成取决于作家对于时代生活的深度把握。柳青这样说:如果小说面对的题材包括社会生活的广阔性和各阶级人物心理特征的丰富性,那么作者就要用艺术描写的密度和强度来展开作品的巨大幅度,绝不能靠出现的人物多和故事过程长来体现。作品布局上的缺陷归根到底表现出作家对题材缺乏深刻理解、对主题思想把握不定,这从根本上降低了作品的质量,任何素描高手和修辞专家都不可能用细节描写的雕虫小技来补救总意图的浮点,这个总意图指的就是作家总体的世界观,柳青说杰出的作家和诗人是历史时期先进时代精神的反映者,如何做好这个时代精神的反映者,柳青的答案是 ——谁是杰出的作家和诗人,最终取决于他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柳青的理论中没有一句空泛之语,他实事求是的态度、他对唯物辩证法的深切领会与深度消化,决定了《创业史》虽然只写出了他计划中的三分之一,却足以展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村的巨变和中国农民站起来的这种史诗性的气度和总体性的建构,成就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当代文学经典之作。从《20年的信仰和体会》中我们可以领会到,相对于一个杰出的当代作家而言,柳青首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他个人创作中始终占有不可或缺的指导地位,所以决定一个作家的文学高度不仅要看知识体系、文化结构、艺术手法等方面,更主要的是他的创作中是否能够显示出方法论层面的东西,也就是一个作家的世界观。作家对于世界的观察方法、解说方法、表达方法的出处和来源,决定了他的作品最终呈现的样貌和境界,这个世界观是有决定意义的,是创作的最先一公里。
学习他坚定的制度自信。身为作家,柳青从不讳言他对时代进步的积极关注,岂止不讳言,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学的写作观时,他始终不遗余力、旗帜鲜明,他多次谈到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在 1978年的一次与业余作者的谈话中,他谈到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并号召文艺工作者要热爱这个制度,要描写要歌颂这个制度下的新生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还明确地说到《创业史》,他说我写这本书就是要写这个制度的新生活,《创业史》就是为写这个制度而诞生的,这种源于制度的文化自信使他的作品不仅有血肉、有温度,而且有底气、有精度。新中国成立 70周年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7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越性,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中指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中心,我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所以,站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时间节点回望历史,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初期中国乡村变化的忠实记录者柳青,他为我们提供了历史规范弥足珍贵的路径,同时也创造性地贡献了一个作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早期构想,正如有评论家指出的,柳青是一位党员作家,从《种谷记》到《铜墙铁壁》再到《创业史》,他都自觉站在党性和党的立场、政策的立场从事写作,他从来不隐讳自己的政治倾向性,但柳青的可贵在于他从不在自己的作品中兑现空泛的标语广告,而是以一种坚实的、朴素的、诚恳的现实主义书写和具体可感的人物细节艺术呈现,去完成一部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学作品,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创业史》与他的创作者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成就的关系。今天柳青的文学,已经超越了地域,而奠定了他在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作家地位的,正是他对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者及其愿景的诚恳书写,这种书写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学习他朴素的人民情怀。柳青以小说传世,散文不多,1972年的《建议改变陕北的土地经营方针》应该引起我们重视,这个散文最早写于 1955年,给了当时的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并转给了当时的中共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部,这个原件后来没有找到,柳青病重的时候又想起了这个事情,原因是陕北老家来探亲的亲属和亲友谈起连年干旱所造成的经济困难和人民生活的艰苦状况。柳青的散文中有一句我听了于心不安,这篇散文写了陕北气候的干旱,水利受限、地形零碎、机械受限,在命脉出入均呈劣势不易农业生产的背景下,柳青大胆提出了苹果产区计划,谈及了土壤的潮湿度、虫卵不能过冬、通风透光等方面,还搬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关于当地日照温差、糖分积累等一系列学说,来谈陕北作为苹果产区相对于渤海胶东半岛、辽东半岛、辽西这些苹果产区的优势,并联系到植树、养蚕、种粮、种菜、植草等,他几乎贡献了一个关于陕北经营土地最理想的方案,直到现在我都很难设想出写《创业史》这样一部大作品的作家,他在这样一段工作中事无巨细,他将陕北与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这样的苹果产区做对比,以这样一个视野来谈陕北。所以,他从 18世纪的英国说起,勾画农业结构变化之后的延安、绥德、榆林三城市的工业图景,他说水电站要修三五个,铁路要修最重要的一两条线,与华北和关中相通,再修两条线,这些是完全超越了一个作家的领域的。
所以,他文章最后写了一句:使得这个富饶地区的经济得以尽可能充分地发展,和这个地区光荣的革命历史相辉映。最后一句有一种叫人动容的风骨。今天陕北的苹果果实丰硕,西安延安之间的铁路早已修通,这篇短文因为在文学史上无法和《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比肩,即使放在柳青的散文里,研究者也认为他没有 1955年秋天在皇甫村的影响广泛深远,甚至从文辞的角度来看,它都算不上一篇美文,但是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深入了解柳青的通道,柳青能够写出《创业史》,不仅在于他切实地参与了农村发展的历史,也不仅在于他在皇甫村一住就是 14年,还在于他对农民能够富起来的真心的关注,在于一个出身贫苦乡村的作家可贵的于心不安,这个于心不安是我们今天研究柳青非常重要的线索,抓住这个线索我们才能理解从王家斌身上衍生出來的梁生宝,也才能够知道梁生宝和柳青他们之间的心心相印。
同是作家的路遥在《柳青的遗产》一文中曾说,柳青是这样一种人,他时刻把公民性和艺术家巨大的诗情溶解在一起,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始终像燃烧的火焰和激荡的水流,他竭力想让人民在大合唱中清楚地听见自己的歌喉,他殚精竭虑地使自己突出于一般人,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又严格地把自己看作一个普通公民,尽力要求自己不丧失一个普通人的感觉。的确,作家笔下的柳青一只手拿着显微镜在观察皇甫村和他周围的生活,另一只手拿着望远镜在瞭望终南山以外的地方,因此,他的作品不仅显示了农村生活的力争精细,同时也在总体上体现了史诗式的宏大宏伟。这种对于时代与艺术实实在在的真诚的热爱,成就了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柳青,同时也给我们后来的文学工作者留下一份宝贵的遗产,今天在柳青曾经扎扎实实生活过 14年的土地上,我想说我也是怀着感激之情,和大家一起共同领受这份精神馈赠。
柳青的理论中没有一句空泛之语,他实事求是的态度、他对唯物辩证法的深切领会与深度消化,决定了《创业史》虽然只写出了他计划中的三分之一,却足以展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村的巨变和中国农民站起来的这种史诗性的气度和总体性的建构,成就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当代文学经典之作。从《20年的信仰和体会》中我们可以领会到,相对于一个杰出的当代作家而言,柳青首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他个人创作中始终占有不可或缺的指导地位,所以决定一个作家的文学高度不仅要看知识体系、文化结构、艺术手法等方面,更主要的是他的创作中是否能够显示出方法论层面的东西,也就是一个作家的世界观。作家对于世界的观察方法、解说方法、表达方法的出处和来源,决定了他的作品最终呈现的样貌和境界,这个世界观是有决定意义的,是创作的最先一公里。
学习他坚定的制度自信。身为作家,柳青从不讳言他对时代进步的积极关注,岂止不讳言,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学的写作观时,他始终不遗余力、旗帜鲜明,他多次谈到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在 1978年的一次与业余作者的谈话中,他谈到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并号召文艺工作者要热爱这个制度,要描写要歌颂这个制度下的新生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还明确地说到《创业史》,他说我写这本书就是要写这个制度的新生活,《创业史》就是为写这个制度而诞生的,这种源于制度的文化自信使他的作品不仅有血肉、有温度,而且有底气、有精度。新中国成立 70周年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7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越性,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中指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中心,我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所以,站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时间节点回望历史,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初期中国乡村变化的忠实记录者柳青,他为我们提供了历史规范弥足珍贵的路径,同时也创造性地贡献了一个作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早期构想,正如有评论家指出的,柳青是一位党员作家,从《种谷记》到《铜墙铁壁》再到《创业史》,他都自觉站在党性和党的立场、政策的立场从事写作,他从来不隐讳自己的政治倾向性,但柳青的可贵在于他从不在自己的作品中兑现空泛的标语广告,而是以一种坚实的、朴素的、诚恳的现实主义书写和具体可感的人物细节艺术呈现,去完成一部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学作品,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创业史》与他的创作者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成就的关系。今天柳青的文学,已经超越了地域,而奠定了他在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作家地位的,正是他对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者及其愿景的诚恳书写,这种书写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学习他朴素的人民情怀。柳青以小说传世,散文不多,1972年的《建议改变陕北的土地经营方针》应该引起我们重视,这个散文最早写于 1955年,给了当时的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并转给了当时的中共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部,这个原件后来没有找到,柳青病重的时候又想起了这个事情,原因是陕北老家来探亲的亲属和亲友谈起连年干旱所造成的经济困难和人民生活的艰苦状况。柳青的散文中有一句我听了于心不安,这篇散文写了陕北气候的干旱,水利受限、地形零碎、机械受限,在命脉出入均呈劣势不易农业生产的背景下,柳青大胆提出了苹果产区计划,谈及了土壤的潮湿度、虫卵不能过冬、通风透光等方面,还搬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关于当地日照温差、糖分积累等一系列学说,来谈陕北作为苹果产区相对于渤海胶东半岛、辽东半岛、辽西这些苹果产区的优势,并联系到植树、养蚕、种粮、种菜、植草等,他几乎贡献了一个关于陕北经营土地最理想的方案,直到现在我都很难设想出写《创业史》这样一部大作品的作家,他在这样一段工作中事无巨细,他将陕北与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这样的苹果产区做对比,以这样一个视野来谈陕北。所以,他从 18世纪的英国说起,勾画农业结构变化之后的延安、绥德、榆林三城市的工业图景,他说水电站要修三五个,铁路要修最重要的一两条线,与华北和关中相通,再修两条线,这些是完全超越了一个作家的领域的。
所以,他文章最后写了一句:使得这个富饶地区的经济得以尽可能充分地发展,和这个地区光荣的革命历史相辉映。最后一句有一种叫人动容的风骨。今天陕北的苹果果实丰硕,西安延安之间的铁路早已修通,这篇短文因为在文学史上无法和《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比肩,即使放在柳青的散文里,研究者也认为他没有 1955年秋天在皇甫村的影响广泛深远,甚至从文辞的角度来看,它都算不上一篇美文,但是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深入了解柳青的通道,柳青能够写出《创业史》,不仅在于他切实地参与了农村发展的历史,也不仅在于他在皇甫村一住就是 14年,还在于他对农民能够富起来的真心的关注,在于一个出身贫苦乡村的作家可贵的于心不安,这个于心不安是我们今天研究柳青非常重要的线索,抓住这个线索我们才能理解从王家斌身上衍生出來的梁生宝,也才能够知道梁生宝和柳青他们之间的心心相印。
同是作家的路遥在《柳青的遗产》一文中曾说,柳青是这样一种人,他时刻把公民性和艺术家巨大的诗情溶解在一起,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始终像燃烧的火焰和激荡的水流,他竭力想让人民在大合唱中清楚地听见自己的歌喉,他殚精竭虑地使自己突出于一般人,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又严格地把自己看作一个普通公民,尽力要求自己不丧失一个普通人的感觉。的确,作家笔下的柳青一只手拿着显微镜在观察皇甫村和他周围的生活,另一只手拿着望远镜在瞭望终南山以外的地方,因此,他的作品不仅显示了农村生活的力争精细,同时也在总体上体现了史诗式的宏大宏伟。这种对于时代与艺术实实在在的真诚的热爱,成就了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柳青,同时也给我们后来的文学工作者留下一份宝贵的遗产,今天在柳青曾经扎扎实实生活过 14年的土地上,我想说我也是怀着感激之情,和大家一起共同领受这份精神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