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教育转型阶段必须厘清的关键概念。当下,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已经发生改变,单一的分数指标无法反映教育的全部价值,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成为现代教育的价值首选。
转型是一种深度的、整体的变革,包括教育功能、教育结构、教师队伍等的转型。只有深入教育内部、触及人的发展、符合教育自身的逻辑、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改革,才能够真正地促进教育转型。这是新常态下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路径。
新常态下,教育需要新均衡。教育均衡的基本价值是教育公平。更进一步是公平基础上的高效率、高质量,是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所追求的新均衡就是更加关注人内心世界的成长与发展,是有差异的、个性化的均衡。新的历史阶段,如何让教育均衡从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等外围条件,向教育过程、教育方式、教育结果等内核因素“换挡”?
要鼓励各学校从研究学生出发,根据业已形成的学校文化和实际情况,用适合的理念培植学校办学特色,关照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要进一步健全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实施交流轮岗目标责任制。要改革学校评估机制,促进所有学校真正实现特色发展。
新常态下,教育需要新课程。课改的完整路线图是:课改——改课——课改。第一个课改是国家修订课程标准,再根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解决的是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改课是通过课堂改革解决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的问题;第二个课改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校对国家教材的校本化实施,二是学校在国家编写的教材之外提供给学生的校本课程。
自2004年以来,我市探索“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地实践、研究和推广,产生了改变整个区域教育的巨大力量。更可喜的是,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一种课堂常态。
然而,课改不能止于改课,完整的成长不仅在课上,也在课下。课程是学生全部校园生活的总和,我们将从改课出发,以学生为圆心,不断扩大课改的半径,推动各学校通过课程再造、课程开发,创造更加适合学校、适合学生的课程,为学生健康完整的成长提供均衡的营养。
新常态下,教育需要新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教育转型阶段必须厘清的关键概念。当下,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已经发生改变,单一的分数指标无法反映教育的全部价值,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成为现代教育的价值首选。
我们必须摒弃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质量追求,转而更加关注以人的全面而多样发展为特征的全面质量。
分数或学业成绩还要不要?学业成绩是国家、社会对人才规格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教育最基本层次的价值体现。但仅有学业成绩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关注成绩背后的东西,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成长。
2011年,我们探索成立了县域“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动寻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等专业机构的指导和支持,通过定期开展质量监测,包括学业表现、品德行为、身心健康、师生关系、学习负担等,分析学生素质水平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从而寻求更有效的对策和办法,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体现教育的价值。
新常态下,教育需要新服务。“管理”与“治理”,一字之别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创新。在经济社会发生重大转型的今天,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并不完全取决于校舍、设备等硬件的改善,相比物质计量和数量指标,人们更关注的是直接享受到的、具体的教育服务的质量。
新形势下,如何应对这个转型的时代,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开放思维,推进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提供更为优质、多样、均等的教育服务,我们必须做出理性思考和实践回应。
一是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梳理“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治理权责更加明晰,服务到位;二是改善学校治理结构,探索推进学校委员会建设等,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互动合作的机制,做到治理主体更加多元,形成合力;三是依法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做到运行机制公开透明、更加高效。
(作者系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局长)
(摘自《中国教育报》)
转型是一种深度的、整体的变革,包括教育功能、教育结构、教师队伍等的转型。只有深入教育内部、触及人的发展、符合教育自身的逻辑、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改革,才能够真正地促进教育转型。这是新常态下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路径。
新常态下,教育需要新均衡。教育均衡的基本价值是教育公平。更进一步是公平基础上的高效率、高质量,是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所追求的新均衡就是更加关注人内心世界的成长与发展,是有差异的、个性化的均衡。新的历史阶段,如何让教育均衡从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等外围条件,向教育过程、教育方式、教育结果等内核因素“换挡”?
要鼓励各学校从研究学生出发,根据业已形成的学校文化和实际情况,用适合的理念培植学校办学特色,关照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要进一步健全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实施交流轮岗目标责任制。要改革学校评估机制,促进所有学校真正实现特色发展。
新常态下,教育需要新课程。课改的完整路线图是:课改——改课——课改。第一个课改是国家修订课程标准,再根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解决的是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改课是通过课堂改革解决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的问题;第二个课改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校对国家教材的校本化实施,二是学校在国家编写的教材之外提供给学生的校本课程。
自2004年以来,我市探索“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地实践、研究和推广,产生了改变整个区域教育的巨大力量。更可喜的是,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一种课堂常态。
然而,课改不能止于改课,完整的成长不仅在课上,也在课下。课程是学生全部校园生活的总和,我们将从改课出发,以学生为圆心,不断扩大课改的半径,推动各学校通过课程再造、课程开发,创造更加适合学校、适合学生的课程,为学生健康完整的成长提供均衡的营养。
新常态下,教育需要新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教育转型阶段必须厘清的关键概念。当下,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已经发生改变,单一的分数指标无法反映教育的全部价值,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成为现代教育的价值首选。
我们必须摒弃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质量追求,转而更加关注以人的全面而多样发展为特征的全面质量。
分数或学业成绩还要不要?学业成绩是国家、社会对人才规格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教育最基本层次的价值体现。但仅有学业成绩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关注成绩背后的东西,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成长。
2011年,我们探索成立了县域“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动寻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等专业机构的指导和支持,通过定期开展质量监测,包括学业表现、品德行为、身心健康、师生关系、学习负担等,分析学生素质水平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从而寻求更有效的对策和办法,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体现教育的价值。
新常态下,教育需要新服务。“管理”与“治理”,一字之别蕴含着深刻的理论创新。在经济社会发生重大转型的今天,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并不完全取决于校舍、设备等硬件的改善,相比物质计量和数量指标,人们更关注的是直接享受到的、具体的教育服务的质量。
新形势下,如何应对这个转型的时代,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开放思维,推进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提供更为优质、多样、均等的教育服务,我们必须做出理性思考和实践回应。
一是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梳理“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治理权责更加明晰,服务到位;二是改善学校治理结构,探索推进学校委员会建设等,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互动合作的机制,做到治理主体更加多元,形成合力;三是依法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做到运行机制公开透明、更加高效。
(作者系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局长)
(摘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