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开始了
起先,是一面镜子,光洁不惹尘埃,映照出最初的美;接着,是一双舞鞋,尖尖的,窄窄的,包裹着一生的梦想;后来,是一团时光,流转六十年,仍是当年模样;最后,是一笔“舞”字,长得悠远寥落。双手双足,动起来,开出的花朵却命途多舛:来不及抱怨,双手双足,又动了起来,心里要开出的那朵花,还埋在时光里等待着——
等待着,陈爱莲的故事又重新开始了。
镜中人
她第一次觉察出自己美,是在一面镜子前。那时,她的童年时光已经接近尾声了。此前的十年,是蜜糖包裹的甜。住在带花园的洋房,可以时不时与父亲去看一场大戏,喝上一杯咖啡,甚至烫上头,穿上旗袍,在繁华落尽的旧上海,做一番明星梦。
在碰见镜子的那一年,父母相继病逝,小康之家迅速败落。生活开始以另外一种方式刻画她、冷落她。花园洋房出租了,姐妹俩挤在小小的阁楼间相依为命。亲友不再相问,门庭凄冷,四处飞来的冷眼,和着黄浦江的湿气,吹凉了心。
现实也不尽然如此。在她的记忆里,仍是款款而来的“得意”与温情。那段苦难,仅仅只是低头的一瞬间。就这样,她从灰茫茫的上海街头跳进了孤儿院,在那里度过了童年最后的时光。镜子,是那段时光中最重要的意象。贴在孤儿院走廊旋转门上的两块玻璃,让陈爱莲发现了另外一个陈爱莲。在镜前,她昂起了头,为着镜中人的美丽而欣喜异常,看着镜中人不断变幻着的舞姿而如痴如醉。
1952年,“上海孤儿”陈爱莲,在火车奔突的巨响中,跳入了古老的北京城。陈爱莲恰好赶在了最好的时候——那个被后人统称为“百废待兴”的年代。她顶着“上海孤儿”的身份,穿上红舞鞋,在舞台上旋转飞腾,在不到二十岁的光景,就戴上“著名舞蹈家”的帽子。
这本身不就带着一丝梦的况味?她也这么看。60个农民的口粮才能供养一个舞蹈演员,她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老师说,笨鸟先飞。她认为自己是只“聪明鸟”,先飞就能飞得更高更远。
陈爱莲害怕自己变得懒惰,就在脚上拴根绳子,一头扔向窗外,早起练功的学长们一拉,就醒了,蹑手蹑脚地出去练功。练到大汗淋漓时,同学们才三三两两地从被窝里爬起来。在国外演出时,她怕耽误练功的时间,在火车过道上、在演出前的剧院后台、在逼仄的旅店房间,“一天三遍功”,不敢丝毫懈怠。
她喜欢慢板的演出,可日子一长,她对快动作就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畏怯心理。她只能一遍一遍地练飞天,跳卧鱼。急速地转身,跳起卧下,有时简直是从半空中摔下来,膝盖磕破了,结了疤,又磕破了……从课堂下来换衣服,练功裤都被磕破结痂的膝盖粘住了。
跳《蛇舞》,她跑到动物园观察蛇,觉得不够,干脆买一条蛇,放在家里天天观察。跳《鱼美人》,她研习历代仕女画,回忆戏曲人物的身段、姿态,不时跑到公园里去看鱼,入神时,就在湖边手舞足蹈。
此时的陈爱莲,已经得到了她想要的一切。《鱼美人》的大获成功,让她一下子站在共和国舞台的中央。随后,她又在芬兰的一次国际大赛中,一口气拿下四枚金奖。她留校任教,和意中人组成了家庭,并很快有了第一个孩子。翻看那时的照片,娴雅的面容,淡淡的表情,透着一股浓浓的满足。几年来,那个镜中人,按照陈爱莲的心愿,长成了心满意足的模样。
故事如果就这样落幕,多好!
她优雅地跳进了1966年。那一年,风暴袭来,偌大的中国,容不下安静的书桌,也容不下优雅的舞步。她卷了进去,被打成“反革命”。在批判大会上,原本沉静寡言的她,在一片灼热的目光中,哗啦啦地讲了半个小时,从此,便改了性子,可以从容应付那些暗地里射来的冷箭。
不到两年,丈夫杨宗光不堪凌辱,卧轨自杀。她开始失眠,白天不能见光,屋里不能听到动静,怕一恍惚,错过丈夫回来的身影。为了度过那个难熬的冬天,她又出现在练功房,旋转、跳跃……之后,她被隔离审查。起初想不通,绝食过,抗争过,时间久了,也就淡然了,依旧是扳腿劈叉,三月不辍。放出后三天,她即被送往张家口劳动改造。这一去,又是三年,好在什么都没有耽搁,依旧是日复一日勤奋练功。在她身上看不出太多急促和苦楚,平静如流水。她知道,终归有一天,她还是要跳的,即便不能站在舞台上,她还可以去当一名乡下宣传队的演员。
终于,六年后,陈爱莲可以回城了,却又被搁置了起来。理由让人哭笑不得,“没有革命气质”。也罢,她独自摸索着学起了编导,不久便有模有样。可是,又能怎样?
十年,被吞没的时光。没人会去计算,甚至是她本人,为再度登上舞台,她要付出多少。如今说起,也只是一笑,就过去了。
之后的八十年代,是她的时代。《红楼梦》、《文成公主》的排演,让她站上了古典舞的巅峰。第一个舞蹈专场,把几十年的功夫在舞台上尽情地铺展。一路慷慨高歌,使她看上去锐不可当。
那是八十年代的陈爱莲,生气勃勃,可以随心所欲地刻画着镜中人的模样,甚至拥有了推倒重来的热情和勇气。那时候的陈爱莲,也才逐渐明白另一个陈爱莲的全部意义。
燃灯者
50年代初,坐火车北上的陈爱莲,许多美丽的幻想飞进脑际,心里燃起了熊熊火焰。80年代,她写道:这火焰,直到今天还在燃烧。到了90年代,她早已学会了将烈火从心底引出来,点燃灯。
在八十年代的尾巴上,“走穴”成风,人心涣散,怪现状一茬接一茬。陈爱莲停薪留职,“下海”成立了文化部第一家民营艺术团。自此,天南海北地“跑码头”:城市、农村,地图上找不到的地儿,她们都去了。忙的时候,往往上一场妆还没卸,就拖着长长的演出服,在大街上狂奔赶下一场。几经磨难,艺术团总算挺了过来。
于是,第一盏灯亮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用上千场演出,证明走市场这条路是对的,当年在文化部会议室宣布“下海”的那一番豪言,现在一一变成了现实。她把自己抛向市场、抛向民间,几年的艰辛,也渐渐改变了一些人的偏见: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原来也可以相映成趣。
第二盏灯,她直接把自己当作灯芯。1995年,中央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她又赶了先,成立了第一所民办艺术学校——爱莲舞蹈学校。学校来之不易,下批文、三易校址、买地建房。几十年来的积蓄和从市场挖来的第一桶金被“挥霍”得一干二净,不够,狠狠心把两个女儿的嫁妆卖掉。其间,不知道翻过多少跟头,哭过多少次。有时,也想过要放弃,想着做回一个人的陈爱莲,多好!而等到一切尘埃落定,那些失意带来的挫败感,她又记不住了,又恢复到大家的陈爱莲,言笑晏晏,生气勃勃地要去展开一切。
十几年过去了,600多名学生从这间学校走出去,跳跃在属于他们人生的舞台上,一如当初的陈爱莲。他们分享了她的光和热,也学会把时光浓缩,制成一句句肺腑之言,在节假日来临前祝福她、感激她。
很难想象,那个被外国人称为“moon”(月亮)、手持鹅毛扇,跳着清雅舞蹈的女子,现在却变成了开山架桥的女战士,带有点叱咤风云的味道。如果将时光截断在80年代,可以想见未来几十年她的生活,将是何等的温润雅致。而回过头来,到了21世纪,当她站上舞台,还是那一抹柔弱如月光的气质,清丽淡雅,一派荷塘月色。
这都是陈爱莲。
时光机
若不是白日晃荡出岁月的秘密,她绝不会轻易说出那句话:我老了。然而,又决然不是杜拉斯式的凄凉,下一句话紧接着又试图掩盖住她的年龄:我觉得我还很年轻。在新世纪的前十几年里,陈爱莲注定要用她的方式来告诉这个飞速运转的世界:我真的还很年轻。
新千年伊始,王瑶拍摄的《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获得了荷赛金奖。一时间,印有陈爱莲在海边起飞倩影的海报贴满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接着,陈爱莲迎来了从艺五十周年舞蹈展演。一个小时的专场,连演三场,接下来又到各地巡演。她完全感觉不到年龄的压迫,身体就像是藏着一架时光机,旋开按钮,就能够随时出发,到她所想要去的年纪。
如今,陈爱莲最大的对手,不是时间,还是自己。一场舞跳完,她还会像年轻时一样,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等到大幕落下,一个人安静的时候,孤独铺天盖地而来。
曾经,她站在人民大会堂前,表达了这样的忧伤:“有人告诉我,不少人说起中国舞蹈界,只知道我和杨丽萍等少数人,当别人总记住我时,我既高兴也忧伤。”她企盼着有越来越多的新人能冒出来,得到人们认可。
她现在还在跳,除了证明自己确实还能跳,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自己的事例告诉大家,舞蹈行业并不存在吃青春饭的问题。她实在不忍心看到,那些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因为这个偏见而自暴自弃,转行的转行,休息的休息。
现在的她能做到的,是趁自己还跳得动,多跳一场舞,多教一个学生。
所以,她顿了一下,抬起头说,你们要多珍惜我。
摘自《光明日报》
起先,是一面镜子,光洁不惹尘埃,映照出最初的美;接着,是一双舞鞋,尖尖的,窄窄的,包裹着一生的梦想;后来,是一团时光,流转六十年,仍是当年模样;最后,是一笔“舞”字,长得悠远寥落。双手双足,动起来,开出的花朵却命途多舛:来不及抱怨,双手双足,又动了起来,心里要开出的那朵花,还埋在时光里等待着——
等待着,陈爱莲的故事又重新开始了。
镜中人
她第一次觉察出自己美,是在一面镜子前。那时,她的童年时光已经接近尾声了。此前的十年,是蜜糖包裹的甜。住在带花园的洋房,可以时不时与父亲去看一场大戏,喝上一杯咖啡,甚至烫上头,穿上旗袍,在繁华落尽的旧上海,做一番明星梦。
在碰见镜子的那一年,父母相继病逝,小康之家迅速败落。生活开始以另外一种方式刻画她、冷落她。花园洋房出租了,姐妹俩挤在小小的阁楼间相依为命。亲友不再相问,门庭凄冷,四处飞来的冷眼,和着黄浦江的湿气,吹凉了心。
现实也不尽然如此。在她的记忆里,仍是款款而来的“得意”与温情。那段苦难,仅仅只是低头的一瞬间。就这样,她从灰茫茫的上海街头跳进了孤儿院,在那里度过了童年最后的时光。镜子,是那段时光中最重要的意象。贴在孤儿院走廊旋转门上的两块玻璃,让陈爱莲发现了另外一个陈爱莲。在镜前,她昂起了头,为着镜中人的美丽而欣喜异常,看着镜中人不断变幻着的舞姿而如痴如醉。
1952年,“上海孤儿”陈爱莲,在火车奔突的巨响中,跳入了古老的北京城。陈爱莲恰好赶在了最好的时候——那个被后人统称为“百废待兴”的年代。她顶着“上海孤儿”的身份,穿上红舞鞋,在舞台上旋转飞腾,在不到二十岁的光景,就戴上“著名舞蹈家”的帽子。
这本身不就带着一丝梦的况味?她也这么看。60个农民的口粮才能供养一个舞蹈演员,她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老师说,笨鸟先飞。她认为自己是只“聪明鸟”,先飞就能飞得更高更远。
陈爱莲害怕自己变得懒惰,就在脚上拴根绳子,一头扔向窗外,早起练功的学长们一拉,就醒了,蹑手蹑脚地出去练功。练到大汗淋漓时,同学们才三三两两地从被窝里爬起来。在国外演出时,她怕耽误练功的时间,在火车过道上、在演出前的剧院后台、在逼仄的旅店房间,“一天三遍功”,不敢丝毫懈怠。
她喜欢慢板的演出,可日子一长,她对快动作就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畏怯心理。她只能一遍一遍地练飞天,跳卧鱼。急速地转身,跳起卧下,有时简直是从半空中摔下来,膝盖磕破了,结了疤,又磕破了……从课堂下来换衣服,练功裤都被磕破结痂的膝盖粘住了。
跳《蛇舞》,她跑到动物园观察蛇,觉得不够,干脆买一条蛇,放在家里天天观察。跳《鱼美人》,她研习历代仕女画,回忆戏曲人物的身段、姿态,不时跑到公园里去看鱼,入神时,就在湖边手舞足蹈。
此时的陈爱莲,已经得到了她想要的一切。《鱼美人》的大获成功,让她一下子站在共和国舞台的中央。随后,她又在芬兰的一次国际大赛中,一口气拿下四枚金奖。她留校任教,和意中人组成了家庭,并很快有了第一个孩子。翻看那时的照片,娴雅的面容,淡淡的表情,透着一股浓浓的满足。几年来,那个镜中人,按照陈爱莲的心愿,长成了心满意足的模样。
故事如果就这样落幕,多好!
她优雅地跳进了1966年。那一年,风暴袭来,偌大的中国,容不下安静的书桌,也容不下优雅的舞步。她卷了进去,被打成“反革命”。在批判大会上,原本沉静寡言的她,在一片灼热的目光中,哗啦啦地讲了半个小时,从此,便改了性子,可以从容应付那些暗地里射来的冷箭。
不到两年,丈夫杨宗光不堪凌辱,卧轨自杀。她开始失眠,白天不能见光,屋里不能听到动静,怕一恍惚,错过丈夫回来的身影。为了度过那个难熬的冬天,她又出现在练功房,旋转、跳跃……之后,她被隔离审查。起初想不通,绝食过,抗争过,时间久了,也就淡然了,依旧是扳腿劈叉,三月不辍。放出后三天,她即被送往张家口劳动改造。这一去,又是三年,好在什么都没有耽搁,依旧是日复一日勤奋练功。在她身上看不出太多急促和苦楚,平静如流水。她知道,终归有一天,她还是要跳的,即便不能站在舞台上,她还可以去当一名乡下宣传队的演员。
终于,六年后,陈爱莲可以回城了,却又被搁置了起来。理由让人哭笑不得,“没有革命气质”。也罢,她独自摸索着学起了编导,不久便有模有样。可是,又能怎样?
十年,被吞没的时光。没人会去计算,甚至是她本人,为再度登上舞台,她要付出多少。如今说起,也只是一笑,就过去了。
之后的八十年代,是她的时代。《红楼梦》、《文成公主》的排演,让她站上了古典舞的巅峰。第一个舞蹈专场,把几十年的功夫在舞台上尽情地铺展。一路慷慨高歌,使她看上去锐不可当。
那是八十年代的陈爱莲,生气勃勃,可以随心所欲地刻画着镜中人的模样,甚至拥有了推倒重来的热情和勇气。那时候的陈爱莲,也才逐渐明白另一个陈爱莲的全部意义。
燃灯者
50年代初,坐火车北上的陈爱莲,许多美丽的幻想飞进脑际,心里燃起了熊熊火焰。80年代,她写道:这火焰,直到今天还在燃烧。到了90年代,她早已学会了将烈火从心底引出来,点燃灯。
在八十年代的尾巴上,“走穴”成风,人心涣散,怪现状一茬接一茬。陈爱莲停薪留职,“下海”成立了文化部第一家民营艺术团。自此,天南海北地“跑码头”:城市、农村,地图上找不到的地儿,她们都去了。忙的时候,往往上一场妆还没卸,就拖着长长的演出服,在大街上狂奔赶下一场。几经磨难,艺术团总算挺了过来。
于是,第一盏灯亮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用上千场演出,证明走市场这条路是对的,当年在文化部会议室宣布“下海”的那一番豪言,现在一一变成了现实。她把自己抛向市场、抛向民间,几年的艰辛,也渐渐改变了一些人的偏见: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原来也可以相映成趣。
第二盏灯,她直接把自己当作灯芯。1995年,中央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她又赶了先,成立了第一所民办艺术学校——爱莲舞蹈学校。学校来之不易,下批文、三易校址、买地建房。几十年来的积蓄和从市场挖来的第一桶金被“挥霍”得一干二净,不够,狠狠心把两个女儿的嫁妆卖掉。其间,不知道翻过多少跟头,哭过多少次。有时,也想过要放弃,想着做回一个人的陈爱莲,多好!而等到一切尘埃落定,那些失意带来的挫败感,她又记不住了,又恢复到大家的陈爱莲,言笑晏晏,生气勃勃地要去展开一切。
十几年过去了,600多名学生从这间学校走出去,跳跃在属于他们人生的舞台上,一如当初的陈爱莲。他们分享了她的光和热,也学会把时光浓缩,制成一句句肺腑之言,在节假日来临前祝福她、感激她。
很难想象,那个被外国人称为“moon”(月亮)、手持鹅毛扇,跳着清雅舞蹈的女子,现在却变成了开山架桥的女战士,带有点叱咤风云的味道。如果将时光截断在80年代,可以想见未来几十年她的生活,将是何等的温润雅致。而回过头来,到了21世纪,当她站上舞台,还是那一抹柔弱如月光的气质,清丽淡雅,一派荷塘月色。
这都是陈爱莲。
时光机
若不是白日晃荡出岁月的秘密,她绝不会轻易说出那句话:我老了。然而,又决然不是杜拉斯式的凄凉,下一句话紧接着又试图掩盖住她的年龄:我觉得我还很年轻。在新世纪的前十几年里,陈爱莲注定要用她的方式来告诉这个飞速运转的世界:我真的还很年轻。
新千年伊始,王瑶拍摄的《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获得了荷赛金奖。一时间,印有陈爱莲在海边起飞倩影的海报贴满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接着,陈爱莲迎来了从艺五十周年舞蹈展演。一个小时的专场,连演三场,接下来又到各地巡演。她完全感觉不到年龄的压迫,身体就像是藏着一架时光机,旋开按钮,就能够随时出发,到她所想要去的年纪。
如今,陈爱莲最大的对手,不是时间,还是自己。一场舞跳完,她还会像年轻时一样,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等到大幕落下,一个人安静的时候,孤独铺天盖地而来。
曾经,她站在人民大会堂前,表达了这样的忧伤:“有人告诉我,不少人说起中国舞蹈界,只知道我和杨丽萍等少数人,当别人总记住我时,我既高兴也忧伤。”她企盼着有越来越多的新人能冒出来,得到人们认可。
她现在还在跳,除了证明自己确实还能跳,更重要的是,想通过自己的事例告诉大家,舞蹈行业并不存在吃青春饭的问题。她实在不忍心看到,那些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因为这个偏见而自暴自弃,转行的转行,休息的休息。
现在的她能做到的,是趁自己还跳得动,多跳一场舞,多教一个学生。
所以,她顿了一下,抬起头说,你们要多珍惜我。
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