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用密闭气室法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灌溉后 N2 O气态损失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乙炔抑制的原状土柱实验室培养法 ,对土壤由湿变干和由干变湿过程中 N2 O通量的变化进行了模拟。试验
【机 构】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瑞典农业大学森林生态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陕西杨凌712100;瑞典宇默奥90183;陕西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
:
中国与瑞典国际合作项目资助 ;农业部重点科研计划项目 (95农 -0 3 -0 1-0 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重点科研项目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密闭气室法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灌溉后 N2 O气态损失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乙炔抑制的原状土柱实验室培养法 ,对土壤由湿变干和由干变湿过程中 N2 O通量的变化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在旱地土壤上 ,N2 O通量的变化一般较小 ,但在灌溉后其呈现上升的趋势 ,且这种变化在灌溉后 2 d~ 3d出现 ;整个测定过程中密闭气室法测得对照和施肥处理 N2 O通量分别为 6 .79μg/ (h· m2 )和 15 .6 4μg/ (h· m2 )。培养实验的结果表明 :同一土壤在同等的土壤 WFPS含量条件下 ,土壤由湿变干过程产生的 N2 O通量高于土壤由干变湿过程中的产生量 ;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同 ,但不施肥处理的变化幅度较小。
其他文献
研究牛磺酸对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的抵抗作用的影响。实验设对照组(H2O2+生理盐水)和给药组(H2O2+牛磺酸的生理盐水溶液),将绵羊血、小鼠血、家鸡血、家兔血及人血红细胞悬
通过对江浙地区现存绞经织物非遗项目的走访调查,发现绞经织物传承至今分化为杭罗、四经绞罗和纱罗三类,文章详细探讨了该分化的历史原因及未来的发展思路。研究发现,江浙地
研究分析了以P507和P204作为萃取剂从多金属离子溶液中分离镍钴的两种工艺方法,根据多级逆流萃取理论确定了相应的参数,通过实验对两种工艺流程的萃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
采用热压烧结Cu2Se、In2Se3、Ga2Se3混合粉末的方法制备CIGS四元陶瓷靶材。考察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对靶材的相组成、形貌、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较低时,首先
收集、整理了中国海陆及周边22个国家陆地实测重力资料和海域卫星测高重力资料,建立了覆盖2672万平方千米的重力异常数据集.研究解决了高精度海洋卫星测高重力数据与陆地实测
人体肠道中定居着大量的细菌,这些肠道菌群与宿主处于一种共生的关系,一方面宿主为肠道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肠道菌群在物质代谢、肠道免疫、预防病原入侵等过
通过对全国 32 5处富含偏硅酸地下水点的化学测试数据、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地质背景的分析 ,阐述了微量组份H2 SiO3 的富集特征与含水介质岩性的关系 ,以及富含H2 SiO3 地
以分散聚合法制备的聚苯乙烯(PS)微球作为模板,通过均相沉淀法制备前驱体PS-Gd(OH)CO3复合微球,高温煅烧后得到Gd2O3空心微球,将其与丁基橡胶复合制备低频高阻尼Gd2O3/丁基橡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