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产品设计已经从传统工业制造理念的“生产导向”转变为现代市场驱动设计的“用户导向”。论文针对以用户为导向的产品意象系统设计,通过研究基于感性工学系统理论架构,提出一种针对高速列车座椅设计的产品意象系统研究方法。首先重新分析界定了高速列车座椅的设计要素系统,将其划分为“本体环境维度(环境要素)—本体横向维度(部件要素)—本体纵向维度(形式要素)”的三维认知体系,并明确该体系内各要素的认知影响权重。运用数量化理论一类分析法得到影响产品意象设计的影响要素,针对最重要的造型、色彩设计要素展开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简称GRA)—模糊逻辑模型构建产品意象造型和色彩设计系统;并结合德尔菲法和效用最优化模型,得到产品意象设计混合优化模型,最终构建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意象设计决策系统。研究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主观调研与客观测试,将高速列车座椅及其设计作为应用案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有利于促进与优化产品意象设计流程。具体研究步骤和内容如下:(1)通过对高速列车系统与各类公共交通系统的比较分析,探究其各自座椅系统用户需求的共性与特性。基于用户认知影响对列车座椅设计进行探究,从“本体环境维度(环境要素)—本体横向维度(部件要素)—本体纵向维度(形式要素)”的三维认知体系入手展开研究。在“本体环境维度”层面,通过基于平均注视时间实验得出列车座椅在车厢各要素中的认知权重;在“本体横向维度”上,通过专家小组法和人机尺寸分析得出座椅各部件设计要素的意象认知权重;在“本体纵向维度”方面,基于感性工学理论的产品意象设计研究方法,以造型、色彩、材质和肌理为纵向维度意象设计要素展开研究,通过数量化理论一类分析法得到影响列车座椅产品意象设计要素的重要程度与排序大小,作为构建列车座椅造型与色彩感性意象数据库的依据,建立高速列车座椅意象设计的定性决策要素体系;(2)构建列车座椅造型设计与产品意象的GRA—模糊逻辑模型。首先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有效的识别影响产品意象的造型设计元素,其次根据模糊控制理论定义输入语言变量与输出语言变量的隶属函数,组成关联度较大的造型设计元素与产品意象相对应的模糊规则,最后客观的构建出产品造型设计的GRA—模糊逻辑模型。以列车座椅的造型设计作为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预测产品造型影响产品意象的性能方面表现良好,有利于促进与优化产品的造型设计过程;(3)构建列车座椅色彩设计与产品意象的GRA—模糊逻辑模型。首先选取代表性样本,采用CIE Lab色彩系统为代表性样本填充颜色,作为色彩实验样本进行研究,通过李克特七分量表,将实验样本与代表性感性语意建立问卷。运用模糊逻辑模型探究产品色彩与感性语意的关系,结合灰色关联分析产品明度、纯度和色相对产品意象的影响程度,最后客观的构建出产品色彩设计的GRA—模糊逻辑模型。以列车座椅的色彩设计作为案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预测产品色彩影响产品意象的性能方面表现良好,有利于促进与优化产品的色彩设计过程;(4)基于上述实验分析与研究,结合德尔菲法和效用最优化模型,构建列车座椅意象设计混合模型,完成产品意象设计系统的优化,总结得到一套优化列车座椅意象设计及评估的设计决策系统。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意象设计决策系统有利于设计师对产品意象的预测评估,优化并促进更加高效智能的产品意象设计流程;针对产品意象设计智能化手段分析,构建了基于未来智能化发展背景下的产品意象设计决策优化系统智能化节点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