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青岛地区行生物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其术后早期(术后3个月)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现状及抗凝并发症情况进行随访,对比分析合并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和不合并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早期的抗凝并发症情况,探讨合并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常规抗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并进一步观察了合并房颤患者术后晚期(3个月~1年)不同抗凝方案的并发症情况,为生物瓣置换术后合并房颤的患者的长期抗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随访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心脏生物瓣膜置换术的856例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是否合并房颤、抗凝方案、出现抗凝相关出血事件、血栓栓塞事件及死亡情况。将纳入的病例根据有无房颤分为无房颤组和有房颤组。无房颤组根据是否合并以下心血管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既往TIA或脑卒中)分为A组(不合并心血管高危因素)和B组(合并心血管高危因素);房颤组根据其术后晚期(3个月~1年)不同的抗凝方案又进一步分为C组(华法林组)、D组(阿司匹林组)和E组(华法林+阿司匹林组)。对无房颤组,通过分析比较有无心血管高危因素患者行生物瓣置换术后早期(3个月)抗凝相关的出血事件、血栓栓塞事件和死亡情况;对房颤组,通过分析比较行生物瓣置换术后晚期(3个月~1年)采用不同抗凝治疗方案的抗凝相关的出血事件、血栓栓塞事件及死亡情况。结果:共收集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置换术894例,完成随访852例,随访率95.30%,其中包括无房颤组476例,房颤组376例。无房颤组早期抗凝共发生抗凝相关血栓栓塞15例(3.15%),出血28例(5.88%),死亡7例(1.47%)。其中A组(不合并心血管高危因素组,n=272例)发生抗凝相关血栓栓塞4例(1.47%),出血15例(5.51%),死亡1例(0.37%);B组(合并心血管高危因素组,n=204例)发生抗凝相关血栓栓塞11例(5.39%),出血13例(6.37%),死亡6例(2.94%);与A组比较,B组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房颤组晚期抗凝共发生抗凝相关血栓栓塞16例(4.26%),出血21例(5.59%),死亡9例(2.39%)。其中C组(华法林组,n=182例)发生抗凝相关血栓栓塞7例(3.85%),出血10例(5.49),死亡2例(1.10%)。D组(阿司匹林组,n=108例)发生抗凝相关血栓栓塞9例(8.33%),出血6例(5.56%),死亡6例(5.56%)。E组(华法林+阿司匹林组,n=86例)发生抗凝相关出血5例(5.81%),死亡1例(1.16%),未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房颤患者三组之间比较,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E组未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结论:对合并心血管高危因素的非房颤患者,其行人工心脏生物瓣置换术后早期(术后3个月),采用我院当前的抗凝方案及强度进行抗凝治疗时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提示对此类患者需适当增强抗凝治疗,但具体方案仍需进一步探索。对合并房颤的生物瓣置换术患者,术后晚期(3个月~1年)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或小剂量阿司匹林与华法林联合抗凝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且联合抗凝治疗并没有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而单用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较差,其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