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都在追求着幸福,并且渴望拥有幸福。正是在这个永恒的追求中,个体书写着人生,社会书写着历史;正是在这个永恒的追求中,人既改变外部自然界也改变自身内在主观世界。可以说,人类文明的进化史,就是一部人类自觉追求幸福的实践史,人类对幸福的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动因。幸福是人生的终极价值,但幸福又不是纯粹客观意义的概念和逻辑推导,它包含着人的主观因素。可以说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幸福观,不同的人的本质学说,就有不同的幸福思想,这正是幸福特征外在差异的表现。传统哲学由于历史局限性,对人的本质、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彻底性,他们对幸福的内涵都没有确切而完整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通过对人的本质、人的实践、人的解放、人的异化等问题的深刻揭示,对幸福的内涵、现实基础、理想形态等问题有了系统的阐释,把幸福观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研究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不仅克服人们对幸福理解的抽象性、片面性,而且对我国当前培育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构为导言、四个章节和结束语。导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思想渊源。通过对古希腊时期、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17-18世纪英国法国的幸福思想、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幸福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探索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论渊源。第二章从萌芽、形成、深化等三个方面理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产生的历史轨迹。第三章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幸福的基本内涵、幸福的现实基础、幸福的真实保障、幸福的理想形态等理论内容,并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主要特点。第四章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价值进行了阐述,主要结合当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幸福困境,从如何消解幸福异化、如何提升幸福能力、如何立足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寻求幸福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