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语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却能使有限的语言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无形的情感。”可见,词语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字、句、段、篇”教学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理解句子、领会课文内容、体悟作者情感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在各种简约有趣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触摸词语的温度、点染词语的亮度、开掘词语的深度、提升词语的效度,努力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从而更好地促进自我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对接生活,读“透”词语
一篇课文里往往有最富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作品主题的关键词句,它们是文章的“文眼”,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中心点、观察的出发点、选材的侧重点、內容的核心点、结构的衔接点、情感的升华点、思想的闪光点、主题的凝聚点。在教学中,如果能紧扣文眼突破开去,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收到举一反三、删繁就简的效果。
在教学《嫦娥奔月》时,我根据教学目标,遵循文本的规定性和编者的意图,紧扣“威逼”这个“文眼”,用心选择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切己体察、揣摩探究、想象领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阅读积累和认知图式,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创造性地生成各自理解的鲜活的情境与画面,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融入文本角色。例如,学生会用“踢”“闯”“架”“凶相毕露”“恶狠狠”“嚷”等词语以及逢蒙的语言,生动再现逢蒙威逼的全过程,从而准确表现了逢蒙的奸诈与贪婪。
二、品味比较,读“深”词语
唯有辨字词于毫发之间,才能析义理于精微之处。语文学科的本位就是对文本语言的品析与体味,只有语言品味做到位了,才能让学生感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引发学生对母语学习和玩味的兴趣,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更浓郁的语文味。而比较就是语言品味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它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比较,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让他们会心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并开始主动探索语言的运用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表达水平。
在教学《司马迁发奋写〈史记〉》时,我紧扣一个“埋”字进行一番咬文嚼字,不仅咬出了字义,还嚼出了意蕴。课上,我抓住课堂生成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为学生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埋藏屈辱”的意象世界,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埋”的过程,并在“埋”与“藏”“关”“压”的比较中,揣摩到“埋”比其他字更能表现司马迁强忍内心痛苦的不容易:痛苦、屈辱一次又一次爬上心头,可是司马迁一次又一次把它们“深深地埋在心底”。此时,“埋”这个词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抽象的汉字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嵌入他们的心灵里,成为他们精神世界鲜活的生命元素。
三、朗读联想,读“活”词语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过:“任何一种语文能力的得来,都离不开读。读,它本身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在声情并茂的吟诵中,在抑扬顿挫的涵咏中,精湛的语言、优美的文字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言素质。
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我在看到学生已经理解了“斩钉截铁”这个词语后,便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通过朗读升华内心的感悟。学生通过想象品读,激活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使“复活”词语的本来面目生动地投射在学生的心湖上。他们舒展地联想,入境地朗读,读出了词语的内涵,读出了自己的情感。
四、言语表现,读“厚”词语
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而是要指向于“言语表现”,否则就会变成没有生命力的僵死符号。因此,教学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大脑中的“消极词汇”能很快地转化为“积极词汇”。
在教学《詹天佑》时,我设计了一个教学片断“让学生面对塑像写出想对詹天佑说的话”。在特定的语境中,学生借助词语进行写话、说话的训练,这是一种指向于“表现”的训练。这种“表现”,不是外加给学生的,而是有着内在的需要,有着明确的表达目的和交流对象,有着特定的话语情境的言语实践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新的思想情感,充分实现了“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使学生更能掌握词语的内涵和精神。
词语教学不是机械的给予,也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与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领域息息相关的生命活动。教学实践证明:语言只有融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与孩子们的精神同构共生了,才能真正在主体心灵中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成为孩子们的精神元素。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竹行小学)
一、对接生活,读“透”词语
一篇课文里往往有最富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个作品主题的关键词句,它们是文章的“文眼”,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中心点、观察的出发点、选材的侧重点、內容的核心点、结构的衔接点、情感的升华点、思想的闪光点、主题的凝聚点。在教学中,如果能紧扣文眼突破开去,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收到举一反三、删繁就简的效果。
在教学《嫦娥奔月》时,我根据教学目标,遵循文本的规定性和编者的意图,紧扣“威逼”这个“文眼”,用心选择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切己体察、揣摩探究、想象领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阅读积累和认知图式,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创造性地生成各自理解的鲜活的情境与画面,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融入文本角色。例如,学生会用“踢”“闯”“架”“凶相毕露”“恶狠狠”“嚷”等词语以及逢蒙的语言,生动再现逢蒙威逼的全过程,从而准确表现了逢蒙的奸诈与贪婪。
二、品味比较,读“深”词语
唯有辨字词于毫发之间,才能析义理于精微之处。语文学科的本位就是对文本语言的品析与体味,只有语言品味做到位了,才能让学生感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引发学生对母语学习和玩味的兴趣,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更浓郁的语文味。而比较就是语言品味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它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比较,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让他们会心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并开始主动探索语言的运用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表达水平。
在教学《司马迁发奋写〈史记〉》时,我紧扣一个“埋”字进行一番咬文嚼字,不仅咬出了字义,还嚼出了意蕴。课上,我抓住课堂生成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为学生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埋藏屈辱”的意象世界,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埋”的过程,并在“埋”与“藏”“关”“压”的比较中,揣摩到“埋”比其他字更能表现司马迁强忍内心痛苦的不容易:痛苦、屈辱一次又一次爬上心头,可是司马迁一次又一次把它们“深深地埋在心底”。此时,“埋”这个词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抽象的汉字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嵌入他们的心灵里,成为他们精神世界鲜活的生命元素。
三、朗读联想,读“活”词语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过:“任何一种语文能力的得来,都离不开读。读,它本身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在声情并茂的吟诵中,在抑扬顿挫的涵咏中,精湛的语言、优美的文字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言素质。
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我在看到学生已经理解了“斩钉截铁”这个词语后,便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通过朗读升华内心的感悟。学生通过想象品读,激活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使“复活”词语的本来面目生动地投射在学生的心湖上。他们舒展地联想,入境地朗读,读出了词语的内涵,读出了自己的情感。
四、言语表现,读“厚”词语
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现”。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而是要指向于“言语表现”,否则就会变成没有生命力的僵死符号。因此,教学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大脑中的“消极词汇”能很快地转化为“积极词汇”。
在教学《詹天佑》时,我设计了一个教学片断“让学生面对塑像写出想对詹天佑说的话”。在特定的语境中,学生借助词语进行写话、说话的训练,这是一种指向于“表现”的训练。这种“表现”,不是外加给学生的,而是有着内在的需要,有着明确的表达目的和交流对象,有着特定的话语情境的言语实践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新的思想情感,充分实现了“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使学生更能掌握词语的内涵和精神。
词语教学不是机械的给予,也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与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领域息息相关的生命活动。教学实践证明:语言只有融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与孩子们的精神同构共生了,才能真正在主体心灵中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成为孩子们的精神元素。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竹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