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在心理卫生领域,我们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又该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0年1月26日及时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有效地指导了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我们今天所讲述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当前在防疫工作中面临的常见心理问题以及可以使用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相对系统的总结。
当我们面临新型传染病疫情暴发时,由于对疫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在认识上的不足,防控措施上的不完善,让人们会感到面临疫情时的不确定感、不可控制感加强,甚至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灾难化思维,会夸大疫情带来的后果,进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应激反应、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障碍。
①正常的应激反应
当人们面临健康或生命威胁时,常见的应激反应包括心理反应和躯体反应。心理反应可以表现为紧张、恐惧,有的也可以出现愤怒、抑郁等情绪反应。在认知上否认对自己的危害或感到危害马上到来,或严重危害是不可避免的等黑白思维和绝对化思维。在行为上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而坚持自己的原有行为模式或采取回避行为和过度防御性行为。在躯体上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心跳加快、出汗、胸闷、尿频、食欲下降、失眠等。这些心理和躯体上的反应,由于不同个体的人格特点、社会经历和受疫情影响程度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性质和严重程度的心身反应。绝大多数民众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心身反应是人们面临威胁时的正常反应,随着对疫情科学认识的加深,防控措施的了解和掌握,整体防控形势的好转,这种心身反应通过自我调整就会自行消失,不会对个体带来任何不良后果。
②常见的心理问题
我们在面对防疫形势时,有的人可能会出现心身反应无法擺脱,让自己感到痛苦,但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等没有明显影响(不是由于防疫措施所致),持续时间不长,就成为心理问题。在疫情期间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包括:
●恐惧焦虑情绪。恐惧和焦虑是在面临疫情影响下最常见的情绪问题。由于对病毒感染、罹患肺炎的后果如隔离、死亡等的担忧,以及防控形势要求下的工作强度大、责任要求高、心理压力陡增,而出现恐惧、紧张害怕,脑子里不断萦绕着有关患者被病毒感染后的各种重症救治或者是有关防疫工作的场景,不能摆脱,使自己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者过多关注与疫情进展和防控有关的信息,不停地在手机上查询消息,看朋友圈,让各种不一致、不肯定的信息充斥于大脑,导致自身认知能力有所下降,非理性的想法就会占主导地位,灾难化的想法频繁在脑海里出现,诸如“就要感染了、传染性太强了、空气中充满了病毒”等错误的判断,让自己感到更加紧张恐惧,由此还会出现手心冒汗、颤抖、心慌、胸闷等躯体症状。让自己不敢出门、宅在家里,或者要出门时紧张加剧进而采取过度的防护措施等。
●愤怒敌对情绪。有的人出于对疫情危害性认识不足、不到位,觉得病毒不会侵扰自己,不理解采取的防疫措施对自己生活带来的影响,甚至进一步发展到认为世道对自己不公平,也有的人会错误认为自己被隔离是受到了人格的侮辱或者被歧视,而产生愤愤不平的情绪,甚至有的人会出现敌对态度,争吵、不合作、辱骂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或医务人员等。
●抑郁。当一个人对新冠肺炎病毒感到防不胜防、甚至家人或自己罹患新冠肺炎,可能会出现悲观、沮丧、心绪低落、兴趣下降、睡眠变差、食欲不佳、懒得活动,甚至消极想法,持续不到两周,就构成了抑郁情绪问题。
●睡眠问题。在疫情期间由于焦虑、紧张、生活规律的紊乱,有的人会出现失眠,难以入睡、夜间易醒、多梦,醒得早,晨起感到没睡够,困意浓浓,头脑不清醒,浑身不适等。
●躯体不适症状和疑病倾向。当大家面临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风险,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的变化就会伴随着躯体的反应,这时,我们很容易对照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而怀疑自己是否被感染了。绝大多数人经过自我对照和检查,其实自己是可以排除这种疑虑的。但是,有一部分人会感到持续较长时间的躯体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心慌、胸痛、疲乏无力等。当自己静下来休息或独处时,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为此,他们会反复在网上查找资料、打咨询电话或反复询问别人,确认自己是否得了新冠肺炎,产生疑病倾向。
③常见的精神障碍
在上面提及的各种心理问题,随着疫情防控逐渐取得成效和人们的自我调整,会逐渐消失,从而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但是,也有大约不足五分之一的人会出现各种精神障碍。特别是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医学隔离观察人群、疑似或确诊病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原有精神障碍康复和在疾病期患者等,需要我们精神卫生工作者高度重视。
●急性应激障碍是指在遇到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后几小时内就会出现的一种急性的精神障碍。在疫情期间被隔离人群中有亲人的突然离世这种双重的打击,甚至多重打击下,更可能出现这种精神障碍。急性应激障碍通常在受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患者由于强烈恐惧而出现明显的兴奋状态,言语、行为活动增加,失去控制,激越、喊叫,过度乱动或情感爆发,甚至出现冲动伤人及毁物行为,内容常与经历的精神刺激和个人的经历有关,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动过速、震颤、出汗、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可以达到精神病性状态。或者病人出现僵住状态,表现为目光呆滞,表情茫然,呆若木鸡,情感反应迟钝、少语少动。这些症状一般不超过一周。预后良好,完全缓解。
●焦虑障碍是指一组以担心、紧张、害怕、烦躁等恐惧焦虑情绪、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导致的生理反应以及回避行为为主的轻度精神障碍。有的人表现出急性焦虑发作,在日常活动时突然出现惊恐发作,极度惊恐、惊叫、惊慌失措、紧张不安、惊恐万状、犹如大祸临头感,感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不能自主呼吸、甚至窒息感觉,或者突然觉得自己不行了,要死亡了等。同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出现相应系统的躯体症状,通常不超过1小时,可自行终止。有的人以慢性焦虑反应为主,表现出与现实处境不相称的过度的持续的痛苦、担忧、焦虑体验。他们担心忧虑的事情多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为坐卧不安,来回踱步,身体发抖等,感到晕眩、心悸、胸部发紧,口干、胃部不适、出汗、手脚冰凉或发热、小便过频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同时,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下降,入睡困难伴有睡眠浅、易醒、多梦等,导致学习或工作效率下降,持续在半年以上可以考虑慢性焦虑障碍。
●疑病障碍,也叫疑病症,表现为坚持认为自己得了新冠肺炎,过分关注自己的躯体感受,感到出现低烧、乏力、精神萎靡、咳嗽、咽痛、腹泻等症状,就认为是新冠肺炎的表现。因此,在网上查找资料、拨打热线电话咨询,甚至要求进行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查,判定自己是否得了新冠肺炎。尽管有不同医生的解释和阴性检查结果,也不能打消其疑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症状,影响到其日常生活和工作。这种症状持续存在超过半年以上就符合疑病症的诊断。
●失眠障碍。在疫情期间,有的人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睡眠节律紊乱,对自己的睡眠质量感到不满意。晨起感到困意浓浓、无精打采,头昏脑涨,昏昏沉沉等。如果这种症状每周会出现两次以上,持续存在超过1个月,就构成了急性失眠症。如果超过了3个月就是慢性失眠症了。
●创伤后应激障碍。在疫情防疫的后期,有的人的焦虑紧张情绪仍然没有明显减轻,甚至有的家人因新冠肺炎去世,给自己带来双重打击,表现出持续的病理性回忆,在脑海里总是出现去世家人、重症肺炎患者抢救的画面。警觉性增高,感到焦虑、紧张,夜间噩梦,甚至绝望、悲观厌世、抑郁。回避去世家人的所有物品或不能提及家人有关的事情,或者有关疫情的事情。只要提及这些,就会惶惶不安,采取回避行为,不愿意接触人等。这些症状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以上可能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原有精神障碍的加重或复发。在面临疫情暴发,对具有精神疾病病史,或是正在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来说是一种更大的精神刺激。同时,由于防疫控制措施下一些病人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存在减药或断药风险,病人的病情加重或复发的风险就会增加。所以,这部分人群是需要我们的精神卫生机构和广大患者家属密切关注的人群。
灾后心理干预是帮助处于危机的人,弄清问题实质,用较好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重建信心,发挥自身能力和潜力,恢复心理平衡并重新正常成长和适应生活的过程。我们认为,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有效心理社会干预,需要秉持如下原则:
①预先准备原则
在应对疫情时实施心理社会干预,要在平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平时,政府或社会组织就要对灾后人员的心理干预在组织结构、人员配备、人员培训、技术和物资储备等方面进行心理干预预案的准备和演练,以实现有效的心理干预。
②系统整合原则
在面对疫情发生后政府和社会组织形成的心理社会干预队伍和资源要进行很好的协调与配合,各种资源要进行整合,以免导致心理社会干预资源的浪费和混乱局面的出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要在政府领导下,强化医疗救助的力度和防疫资源分配的可及性,各民间心理社会组织协调配合,有条不紊地开展不同人群的心理社会干预工作,从而提高心理干预效果。
③伦理学原则
在疫情的心理社会干预中,必须要遵循心理治疗与咨询的伦理学原则。要尊重人权,保护隐私,对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人员要在无伤害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心理干预。
④科学、有效和及时性原则
受疫情影响人群心理干预理论和技术均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进行心理干预要采取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心理干预的效果和作用。心理干预只是医疗和社会整体救援的一部分,疫情中心理干预随着疫情防控不同阶段,开展心理干预的形式和手段会有很大的区别,要遵循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原则。应用的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技术应是得到实证检验确实有效的,或经过专家评价确实有益的技术和方法,才能使用。
⑤完整性原則
对疫情防控中各类人群的心理干预,只要开始,就要完整进行,不能半途而废,造成新的创伤。这个原则要求在群体和个体两个层次展开。针对不同地区人群心理干预要考虑到经济状况和文化特点,针对不同阶段和人群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完整的心理干预计划。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干预过程,不能随性而起,虎头蛇尾,给心理干预对象带来不必要的危害。同时,针对个体更要体现心理干预的完整性原则。针对患者、逝者家属、精神障碍患者等不同个体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不能违反心理治疗或咨询原则,不能半途终止或多人进行反复多次的重复干预。
我们今天所讲述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当前在防疫工作中面临的常见心理问题以及可以使用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相对系统的总结。
应激反应及心理问题
当我们面临新型传染病疫情暴发时,由于对疫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在认识上的不足,防控措施上的不完善,让人们会感到面临疫情时的不确定感、不可控制感加强,甚至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灾难化思维,会夸大疫情带来的后果,进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应激反应、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障碍。
①正常的应激反应
当人们面临健康或生命威胁时,常见的应激反应包括心理反应和躯体反应。心理反应可以表现为紧张、恐惧,有的也可以出现愤怒、抑郁等情绪反应。在认知上否认对自己的危害或感到危害马上到来,或严重危害是不可避免的等黑白思维和绝对化思维。在行为上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而坚持自己的原有行为模式或采取回避行为和过度防御性行为。在躯体上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心跳加快、出汗、胸闷、尿频、食欲下降、失眠等。这些心理和躯体上的反应,由于不同个体的人格特点、社会经历和受疫情影响程度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性质和严重程度的心身反应。绝大多数民众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心身反应是人们面临威胁时的正常反应,随着对疫情科学认识的加深,防控措施的了解和掌握,整体防控形势的好转,这种心身反应通过自我调整就会自行消失,不会对个体带来任何不良后果。
②常见的心理问题
我们在面对防疫形势时,有的人可能会出现心身反应无法擺脱,让自己感到痛苦,但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等没有明显影响(不是由于防疫措施所致),持续时间不长,就成为心理问题。在疫情期间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包括:
●恐惧焦虑情绪。恐惧和焦虑是在面临疫情影响下最常见的情绪问题。由于对病毒感染、罹患肺炎的后果如隔离、死亡等的担忧,以及防控形势要求下的工作强度大、责任要求高、心理压力陡增,而出现恐惧、紧张害怕,脑子里不断萦绕着有关患者被病毒感染后的各种重症救治或者是有关防疫工作的场景,不能摆脱,使自己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者过多关注与疫情进展和防控有关的信息,不停地在手机上查询消息,看朋友圈,让各种不一致、不肯定的信息充斥于大脑,导致自身认知能力有所下降,非理性的想法就会占主导地位,灾难化的想法频繁在脑海里出现,诸如“就要感染了、传染性太强了、空气中充满了病毒”等错误的判断,让自己感到更加紧张恐惧,由此还会出现手心冒汗、颤抖、心慌、胸闷等躯体症状。让自己不敢出门、宅在家里,或者要出门时紧张加剧进而采取过度的防护措施等。
●愤怒敌对情绪。有的人出于对疫情危害性认识不足、不到位,觉得病毒不会侵扰自己,不理解采取的防疫措施对自己生活带来的影响,甚至进一步发展到认为世道对自己不公平,也有的人会错误认为自己被隔离是受到了人格的侮辱或者被歧视,而产生愤愤不平的情绪,甚至有的人会出现敌对态度,争吵、不合作、辱骂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或医务人员等。
●抑郁。当一个人对新冠肺炎病毒感到防不胜防、甚至家人或自己罹患新冠肺炎,可能会出现悲观、沮丧、心绪低落、兴趣下降、睡眠变差、食欲不佳、懒得活动,甚至消极想法,持续不到两周,就构成了抑郁情绪问题。
●睡眠问题。在疫情期间由于焦虑、紧张、生活规律的紊乱,有的人会出现失眠,难以入睡、夜间易醒、多梦,醒得早,晨起感到没睡够,困意浓浓,头脑不清醒,浑身不适等。
●躯体不适症状和疑病倾向。当大家面临被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风险,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的变化就会伴随着躯体的反应,这时,我们很容易对照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而怀疑自己是否被感染了。绝大多数人经过自我对照和检查,其实自己是可以排除这种疑虑的。但是,有一部分人会感到持续较长时间的躯体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心慌、胸痛、疲乏无力等。当自己静下来休息或独处时,这种感觉会更加明显。为此,他们会反复在网上查找资料、打咨询电话或反复询问别人,确认自己是否得了新冠肺炎,产生疑病倾向。
③常见的精神障碍
在上面提及的各种心理问题,随着疫情防控逐渐取得成效和人们的自我调整,会逐渐消失,从而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但是,也有大约不足五分之一的人会出现各种精神障碍。特别是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医学隔离观察人群、疑似或确诊病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原有精神障碍康复和在疾病期患者等,需要我们精神卫生工作者高度重视。
●急性应激障碍是指在遇到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后几小时内就会出现的一种急性的精神障碍。在疫情期间被隔离人群中有亲人的突然离世这种双重的打击,甚至多重打击下,更可能出现这种精神障碍。急性应激障碍通常在受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患者由于强烈恐惧而出现明显的兴奋状态,言语、行为活动增加,失去控制,激越、喊叫,过度乱动或情感爆发,甚至出现冲动伤人及毁物行为,内容常与经历的精神刺激和个人的经历有关,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动过速、震颤、出汗、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可以达到精神病性状态。或者病人出现僵住状态,表现为目光呆滞,表情茫然,呆若木鸡,情感反应迟钝、少语少动。这些症状一般不超过一周。预后良好,完全缓解。
●焦虑障碍是指一组以担心、紧张、害怕、烦躁等恐惧焦虑情绪、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导致的生理反应以及回避行为为主的轻度精神障碍。有的人表现出急性焦虑发作,在日常活动时突然出现惊恐发作,极度惊恐、惊叫、惊慌失措、紧张不安、惊恐万状、犹如大祸临头感,感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不能自主呼吸、甚至窒息感觉,或者突然觉得自己不行了,要死亡了等。同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出现相应系统的躯体症状,通常不超过1小时,可自行终止。有的人以慢性焦虑反应为主,表现出与现实处境不相称的过度的持续的痛苦、担忧、焦虑体验。他们担心忧虑的事情多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为坐卧不安,来回踱步,身体发抖等,感到晕眩、心悸、胸部发紧,口干、胃部不适、出汗、手脚冰凉或发热、小便过频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同时,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下降,入睡困难伴有睡眠浅、易醒、多梦等,导致学习或工作效率下降,持续在半年以上可以考虑慢性焦虑障碍。
●疑病障碍,也叫疑病症,表现为坚持认为自己得了新冠肺炎,过分关注自己的躯体感受,感到出现低烧、乏力、精神萎靡、咳嗽、咽痛、腹泻等症状,就认为是新冠肺炎的表现。因此,在网上查找资料、拨打热线电话咨询,甚至要求进行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查,判定自己是否得了新冠肺炎。尽管有不同医生的解释和阴性检查结果,也不能打消其疑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症状,影响到其日常生活和工作。这种症状持续存在超过半年以上就符合疑病症的诊断。
●失眠障碍。在疫情期间,有的人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睡眠节律紊乱,对自己的睡眠质量感到不满意。晨起感到困意浓浓、无精打采,头昏脑涨,昏昏沉沉等。如果这种症状每周会出现两次以上,持续存在超过1个月,就构成了急性失眠症。如果超过了3个月就是慢性失眠症了。
●创伤后应激障碍。在疫情防疫的后期,有的人的焦虑紧张情绪仍然没有明显减轻,甚至有的家人因新冠肺炎去世,给自己带来双重打击,表现出持续的病理性回忆,在脑海里总是出现去世家人、重症肺炎患者抢救的画面。警觉性增高,感到焦虑、紧张,夜间噩梦,甚至绝望、悲观厌世、抑郁。回避去世家人的所有物品或不能提及家人有关的事情,或者有关疫情的事情。只要提及这些,就会惶惶不安,采取回避行为,不愿意接触人等。这些症状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以上可能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
●原有精神障碍的加重或复发。在面临疫情暴发,对具有精神疾病病史,或是正在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来说是一种更大的精神刺激。同时,由于防疫控制措施下一些病人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存在减药或断药风险,病人的病情加重或复发的风险就会增加。所以,这部分人群是需要我们的精神卫生机构和广大患者家属密切关注的人群。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干预原则
灾后心理干预是帮助处于危机的人,弄清问题实质,用较好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重建信心,发挥自身能力和潜力,恢复心理平衡并重新正常成长和适应生活的过程。我们认为,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进行有效心理社会干预,需要秉持如下原则:
①预先准备原则
在应对疫情时实施心理社会干预,要在平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平时,政府或社会组织就要对灾后人员的心理干预在组织结构、人员配备、人员培训、技术和物资储备等方面进行心理干预预案的准备和演练,以实现有效的心理干预。
②系统整合原则
在面对疫情发生后政府和社会组织形成的心理社会干预队伍和资源要进行很好的协调与配合,各种资源要进行整合,以免导致心理社会干预资源的浪费和混乱局面的出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要在政府领导下,强化医疗救助的力度和防疫资源分配的可及性,各民间心理社会组织协调配合,有条不紊地开展不同人群的心理社会干预工作,从而提高心理干预效果。
③伦理学原则
在疫情的心理社会干预中,必须要遵循心理治疗与咨询的伦理学原则。要尊重人权,保护隐私,对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人员要在无伤害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心理干预。
④科学、有效和及时性原则
受疫情影响人群心理干预理论和技术均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进行心理干预要采取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心理干预的效果和作用。心理干预只是医疗和社会整体救援的一部分,疫情中心理干预随着疫情防控不同阶段,开展心理干预的形式和手段会有很大的区别,要遵循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原则。应用的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技术应是得到实证检验确实有效的,或经过专家评价确实有益的技术和方法,才能使用。
⑤完整性原則
对疫情防控中各类人群的心理干预,只要开始,就要完整进行,不能半途而废,造成新的创伤。这个原则要求在群体和个体两个层次展开。针对不同地区人群心理干预要考虑到经济状况和文化特点,针对不同阶段和人群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完整的心理干预计划。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干预过程,不能随性而起,虎头蛇尾,给心理干预对象带来不必要的危害。同时,针对个体更要体现心理干预的完整性原则。针对患者、逝者家属、精神障碍患者等不同个体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不能违反心理治疗或咨询原则,不能半途终止或多人进行反复多次的重复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