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激励是通过向公司的高管给予一定的公司股份,这样会通过给予股份的多少来决定其对公司的控制权,这样就会对资本结构的变动产生影响。而股票期权激励(股权激励最重要的方式),它的应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管理者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冲突,是自委托代理理论产生以来解决代理问题的关键。因此,通过对管理层进行适当激励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良药。这样可以让管理层改变行为从而对资本结构进行调整,让其实际的资本结构更加接近目标资本结构,让企业的效益得到更好的提高。但接连不断地高管层利用股票期权激励套现事件(伊利股份)让人们对这一解决方法产生质疑。在学术界对股票期权激励或者资本结构调整的研究可谓是比比皆是,但将两者放到一起研究就廖若星辰了。本文综合了股票期权激励和资本结构调整两方面内容,深入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企业股票期权激励和资本结构实践提供一些理论方面的指导。本文首先对股票期权激励和资本结构研究理论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相关介绍,并对研究的方法创新点和不足点进行框架性的描述,再对股票期权激励以及资本结构的理论成果进行回顾;对两者的概念进行分析和定义,对当前我国的股票期权激励的发展脉络进行阐述总结得出我国目前实行股权激励和股票期权激励出现的现状以及一些显著性的问题,并基于这些理论和现状从整体状况以及企业性质、负债情况的不同提出三个重要的理论假设,分别建立两个模型,分别对股票期权激励的实施对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和偏离程度产生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并针对结论和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和对策。本文的研究结论:第一,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会伴随着股票期权激励强度的增加而不断地变慢,实际的资本结构与目标资本结构差距变大。第二,根据企业的性质和负债水平进行划分,将企业分为国有与非国有,负债不足和过度负债四种情况,在国有企业中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会伴随着股票期权激励强度的增加而不断地变慢的程度会更强,相比于负债过度情况下的企业,负债不足情况下的企业股票期权激励对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的抑制作用更强,并且实际与最优资本结构之间的差距也越大。第三,企业的规模、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资产担保价值、行业资本结构中位数都会对资本结构有影响。也不会因为企业性质还有企业负债情况的不同产生差异。具有稳健性。总之,通过本次研究,股票期权的实行在资本结构的发展脉络中作用开始凸显,但仍然出现一些问题,我们要加强市场监管改善其环境,更好的发挥股票期权激励在公司效益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