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政协委员为数十万套旧校服找出路
【出 处】
:
中国教育报
【发表日期】
:
2020年01期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教育专业2010—2016年连续7届学生129篇毕业论文的主题、内容、特色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毕业论文能紧密围绕专业目标,开展有关教育性戏剧的技术研究、领域研究和比较研究,这些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高度需要提升,规范程度需要增强,戏剧课程研究比较缺乏。为此,笔者提出了几方面的改进建议,包括前期要充分沟通,确定选题,兼顾兴趣和意义;中期要强化结构
<正>由特级教师王白云任主持人、复旦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等大学教授、考试院专业人员等人组成的专家、17名区校骨干教师组成的"白云语文工作坊",于2013年5月正式成立。"白云语文工作坊"采取的是"实训"模式:让学员把学习研究的显性空间定位于课堂、把学习的动机和目的归结于课堂、把问题的展现与进步的表现显现于课堂,期待学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实践,亦知亦行实行知与行的高位统一——通过
期刊
“新文科”建设为广电与网络视听行业院校培养传媒人才提供了新的理念,也给传媒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作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分析目前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产教协同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新建产业学院、加强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聚焦成果转化等方面着手,探索适合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进一步推动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的结合
以“云大物移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引发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浪潮,审计数据环境的改变需要高校培养更多研究型审计人才。文章从促进我国有效开展研究型审计的目的出发,开展问卷调查,研究高校审计人才培养对审计数据环境变化所做的适应性改革,展现审计人才对研究型审计数据技术变化的判断,揭示财务数字化视域下培养研究型审计人才的困境,基于OBE理念从高校教学环境、课程设置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始终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砥砺前行。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爱国精神随着时代发展赋予了时代特点和精神升华。开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提升高校育人工作质量的内在需求;是凝聚青年奋斗力量的现实需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需求。
“影游融合”研究是对当下影视产业发展、媒介融合、美学变革以及新文化症候的学术话语回应,自2020年以来“影游融合”一度跃升为学术热点,引起了不同学科的学者们从媒介、美学、传播、产业等多个角度进行研讨。基于学术史的视角,从历时维度和共时维度切入,通过研读“影游融合”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溯源和梳理发展脉络,力求把握“影游融合”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短板与不足之处,以期推动相关研究。
2022年4月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现行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共同构成了大中小一体化的核心素养美术教学在课程政策层面上最关键的环节和指导。通过对两版核心素养美术(艺术)课标从核心素养的凝练、课程总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范围和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可为一线美术教师对两版课标的衔接性使用提出相应策略。
文章指出,要理解新一轮学科目录调整的方向,或者说艺术学需要反思自身的问题,同时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调整方案,厘清学科规律性的内容。作者以戏剧与影视学科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为例,进一步探讨新一轮学科调整的理念与方法。
戏剧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共情能力,其最大的魅力在于体验式学习。通过借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教育中应用戏剧教育的经验,可为学校运用戏剧教育方法组织教学提供可循路径。
<正>在学术项目、社会互动与协同项目中培养人才吴戈:陆教授是一位理论著述丰硕、创作成果累累、教学成就很大的理论家、编剧家和教育家。一直以来您带着博士、硕士甚至本科生进入您的学术研究项目,在这方面,对自己、对学生,您有哪些心得可以分享?尤其是培养以实践为方向、以写作实践见长的专业学生,您觉得学术氛围和学术项目对于他们的成长意味着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