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有消息称,今年底或明年初,包括华纳、索尼、环球在内的几大国际唱片公司,将联手酷狗、酷我、百度、QQ音乐、虾米等国内音乐服务网站,陆续关闭免费下载功能,转为通过付费的方式提供高品质音乐。
消息一出,网上就炸开了锅。热议最多的是国内互联网用户免费获得音乐资源已成习惯,收费模式恐怕很难推行起来。从用户习惯的角度来看,这件事短时间内确实难以被接受,难免会有网友借助破解工具,越过收费的门槛直接下载。但是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或许不是空穴来风。
据统计,目前国内400多个中型音乐网站和1000多个小型个人主页存在严重的侵权问题,每天有超过45%的网民使用互联网下载音乐,但提供下载的MP3歌曲50%以上都是盗版。
势在必行
“音乐付费是大趋势。”中国音像协会秘书长王炬表示,从今年看,音乐受众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例如一些听众苦于缺少高品质音乐,开始愿意花钱听歌。在所有音乐播放器和音乐网站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这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这个市场确实具有很大潜力。目前,中国至少有7亿潜在付费音乐消费群体,如果按照30%的月活跃度,每人每月贡献10元来算,加上流量带来的广告收入,未来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至少将达到数百亿元。
这个数据对于当前收入淡薄的音乐网站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我们完全有信心推动正版音乐收费化进程,这几家大的音乐平台占据整个国内数字音乐网站市场85%以上的份额,大家一致行动,会对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位大型音乐网站的负责人透露,国际唱片公司会进一步施压,文化部也会出台更多政策,各大音乐网站平台将和唱片公司一起加大力度保护数字音乐版权。
据悉,百度音乐已与环球、华纳、索尼、滚石、百代、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等多家音乐内容版权方签署版权合作协议,并将原来指向MP3的搜索流量全部转移到百度音乐。用户从百度音乐首页上点击一首歌曲后,会跳转至新的百度音乐盒播放页面,总体来说就是强调在线试听,而非下载。这一切均像是在为未来的付费商业模式做准备。
这种趋势同样出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多米音乐总裁石建平就表示,PC用户习惯于免费下载,但手机用户的消费习惯并未真正成型,“只要给歌曲制定合理价格,相信用户消费习惯可以培养。”
“滚石移动当前来自手机端的收入不到10%,但明年有可能会达到20%,甚至30%。” 滚石移动高级副总裁张新华表示。
上海新汇文化娱乐集团副总裁臧彦彬认为,收费的原因一是唱片公司等版权方有要求,二是网络音乐服务商现有的仅靠广告收益这一模式,并不是很成功。业内人士指出,唱片业年收入两亿元,但盗版可高达18亿元,唱片业岌岌可危。目前,数字音乐服务提供商中赚钱的只有QQ音乐一家。
从产业角度看,包括唱片公司、音乐网站在内的整个产业链,都在朝着付费服务的模式转型。石建平表示,各唱片公司和音乐网站发展艰难,需要构建一个更健康的生态链。
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周建潮也表示,产业链的破坏最终会导致好作品匮乏。“只有在各方面都充分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用户向网站付费、网站按约定向版权方付费,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使数字音乐产业链长久发展。”
不再“杀鸡取卵”
“网络音乐收费不可能像灯一样,一按开关就亮了。”石建平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模式上需要探索,还要有多方的配合。开展收费服务,并不意味着放弃免费服务。应当在原有免费服务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差异化、个性化、高品质的增值服务。”
QQ音乐市场拓展组高级市场总监吴伟林透露,各音乐平台和15家大的唱片公司共同讨论的模式暂定为包月收费,但会有等级划分,按照用户的需求来定制服务,等级不同,权限就不同。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月用户付7元钱,可以授权下载7首歌曲,音乐品质达到320kbps;一个月达到20元时,用户可随意下载音乐,音乐品质能达到CD水平。
如在QQ音乐中下载水木年华的歌曲《轻舞飞扬》,免费品质为3.72M/128kbps的mp3版本,但绿钻用户则可享受高品质9.30M/320kbps 的MP3、无损音质25.1M的APE或无损音质26.3M的FLAC版本。此外,绿钻用户在QQ票务购买演出门票,根据票价可获得一定数量Q币。绿钻模式也是目前比较成功的收费模式。
当然,好的模式还需要多方的配合。现在不少唱片业人开始持悲观论调。“拯救音乐产业,关键在于音乐产业链条上的分账模式是否可以得到优化。在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各大音乐网站或电信运营商面前,唱片业的分账比例低至2%~3%。”中唱艺能(北京)音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思齐说,“相关协会组织应出面维权,将唱片公司的力量聚合起来,保证行业内部、行业与行业之间利益分配上可以做到公平对待。”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下的中国消费者对数字音乐已经比较认同,但整体产业若想得到继续发展,就必须在付费下载、反对盗版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否则很难跨入下一个阶段。“中国要在全世界的数字音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然要在发展数字音乐本身的同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表示。
消息一出,网上就炸开了锅。热议最多的是国内互联网用户免费获得音乐资源已成习惯,收费模式恐怕很难推行起来。从用户习惯的角度来看,这件事短时间内确实难以被接受,难免会有网友借助破解工具,越过收费的门槛直接下载。但是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或许不是空穴来风。
据统计,目前国内400多个中型音乐网站和1000多个小型个人主页存在严重的侵权问题,每天有超过45%的网民使用互联网下载音乐,但提供下载的MP3歌曲50%以上都是盗版。
势在必行
“音乐付费是大趋势。”中国音像协会秘书长王炬表示,从今年看,音乐受众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例如一些听众苦于缺少高品质音乐,开始愿意花钱听歌。在所有音乐播放器和音乐网站达成共识的情况下,这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这个市场确实具有很大潜力。目前,中国至少有7亿潜在付费音乐消费群体,如果按照30%的月活跃度,每人每月贡献10元来算,加上流量带来的广告收入,未来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至少将达到数百亿元。
这个数据对于当前收入淡薄的音乐网站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我们完全有信心推动正版音乐收费化进程,这几家大的音乐平台占据整个国内数字音乐网站市场85%以上的份额,大家一致行动,会对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位大型音乐网站的负责人透露,国际唱片公司会进一步施压,文化部也会出台更多政策,各大音乐网站平台将和唱片公司一起加大力度保护数字音乐版权。
据悉,百度音乐已与环球、华纳、索尼、滚石、百代、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等多家音乐内容版权方签署版权合作协议,并将原来指向MP3的搜索流量全部转移到百度音乐。用户从百度音乐首页上点击一首歌曲后,会跳转至新的百度音乐盒播放页面,总体来说就是强调在线试听,而非下载。这一切均像是在为未来的付费商业模式做准备。
这种趋势同样出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多米音乐总裁石建平就表示,PC用户习惯于免费下载,但手机用户的消费习惯并未真正成型,“只要给歌曲制定合理价格,相信用户消费习惯可以培养。”
“滚石移动当前来自手机端的收入不到10%,但明年有可能会达到20%,甚至30%。” 滚石移动高级副总裁张新华表示。
上海新汇文化娱乐集团副总裁臧彦彬认为,收费的原因一是唱片公司等版权方有要求,二是网络音乐服务商现有的仅靠广告收益这一模式,并不是很成功。业内人士指出,唱片业年收入两亿元,但盗版可高达18亿元,唱片业岌岌可危。目前,数字音乐服务提供商中赚钱的只有QQ音乐一家。
从产业角度看,包括唱片公司、音乐网站在内的整个产业链,都在朝着付费服务的模式转型。石建平表示,各唱片公司和音乐网站发展艰难,需要构建一个更健康的生态链。
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周建潮也表示,产业链的破坏最终会导致好作品匮乏。“只有在各方面都充分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用户向网站付费、网站按约定向版权方付费,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使数字音乐产业链长久发展。”
不再“杀鸡取卵”
“网络音乐收费不可能像灯一样,一按开关就亮了。”石建平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模式上需要探索,还要有多方的配合。开展收费服务,并不意味着放弃免费服务。应当在原有免费服务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差异化、个性化、高品质的增值服务。”
QQ音乐市场拓展组高级市场总监吴伟林透露,各音乐平台和15家大的唱片公司共同讨论的模式暂定为包月收费,但会有等级划分,按照用户的需求来定制服务,等级不同,权限就不同。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月用户付7元钱,可以授权下载7首歌曲,音乐品质达到320kbps;一个月达到20元时,用户可随意下载音乐,音乐品质能达到CD水平。
如在QQ音乐中下载水木年华的歌曲《轻舞飞扬》,免费品质为3.72M/128kbps的mp3版本,但绿钻用户则可享受高品质9.30M/320kbps 的MP3、无损音质25.1M的APE或无损音质26.3M的FLAC版本。此外,绿钻用户在QQ票务购买演出门票,根据票价可获得一定数量Q币。绿钻模式也是目前比较成功的收费模式。
当然,好的模式还需要多方的配合。现在不少唱片业人开始持悲观论调。“拯救音乐产业,关键在于音乐产业链条上的分账模式是否可以得到优化。在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各大音乐网站或电信运营商面前,唱片业的分账比例低至2%~3%。”中唱艺能(北京)音乐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思齐说,“相关协会组织应出面维权,将唱片公司的力量聚合起来,保证行业内部、行业与行业之间利益分配上可以做到公平对待。”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下的中国消费者对数字音乐已经比较认同,但整体产业若想得到继续发展,就必须在付费下载、反对盗版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否则很难跨入下一个阶段。“中国要在全世界的数字音乐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然要在发展数字音乐本身的同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