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城市价值观增强城市发展内涵

来源 :唯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快速化的城市解构建构过程中,重构城市价值观,增强城市发展内涵有其必要性。要重视古城重建复建内涵,增强生命力和人情味;要保护城市古迹遗迹历史,增强意象性和可读性;要提升城市软件硬件设施,增强幸福感和归属感;要注重城市解构建构形态,增强审美化和包容性。
  一、当前城市解构建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珍视古城文化。当前,很多城市为了重现古城特色,纷纷进行古城的复建重建。据了解,国内30余座城市竞相加入仿古重建的行列,而且规模越来越大,甚至连街区等城市局部的修复都得让位于整个城市的推倒重建,但这也引发了不同的声音,如山西大同、河南开封等地的古城修复计划就因规模浩大而引致强烈的争议。可以说,古城修复再造实属是一种“亡羊补牢”的无奈之举,况且还夹杂着各种经济利益,更加扭曲了古城修复的意义。如诸多重建古城打着“旅游”字样的别名,像尧帝古城又称金湖印象旅游城,银川西夏古城亦称西夏商业文化旅游博览园。这种古城再造虽然客观上是为了城市发展灌注历史情味,但受商业利益绑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实质上已成为功利主义的“副产品”,这是值得城市规划决策者们在重构城市过程中需要关注和警醒的。
  不重视保护历史遗迹。当下虽然很多城市提出了要重建复建古城,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城市一边在重建复建古城,一边却又在破坏历史遗迹。如今,“拆旧”和“仿古”正在中国部分城市加速上演,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殊不知,“拆旧”所拆的是真名城,拆毁了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根基;“仿古”所建的只是假古董,虽试图人为地重构历史场景,但也只是生硬地建立某种虚幻的城市记忆。对这种“拆真名城、建假古董”的行为,有学者直斥为“强暴旧城”,并将之列为“中国城市十大败笔”之首。这种为了建古城而建古城的功利行为,实质上不仅破坏了历史遗迹,而且也使城市发展陷入了不古不今、不伦不类的境地,值得城市规划决策者们警醒和反思。
  不关注提升幸福指数。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持续提升,很多城市尤其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在重构过程中提出了要注重提升城市幸福指数,使市民能够获得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幸福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18个省市明确提出了“幸福”概念,100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幸福城市”。然而,经济发达并不意味着幸福感或幸福指数就会高。在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201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中,京沪等一线城市虽然经济实力雄厚,但排名却相对靠后。无独有偶,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发布的《2005年中国城市及生活幸福度调查报告》中,成都、重庆和杭州被列为是人情味最浓的城市,而经济最为发达的广州、上海和北京却位列后三位。经济发展了,幸福感却没有提升,这是值得城市规划决策者们关注和反思的。
  二、重构城市价值观,增强城市发展内涵
  重视古城重建复建内涵,增强生命力和人情味。在当今古城的重建复建中,被经济利益牵引容易使城市发展失去应有的生命内涵。因而,在重构城市价值观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城市的落脚点是要满足在城市中生活与成长的人的需求,是要体现城市的文化关怀,而非经济利益。对此,一方面要还古城既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在重建复建中,要从长远的眼光意识到过多的商业利益或符号反而会使市民及游客产生反感厌恶之情,磨灭既有的印迹,留下不好的印象。为此,可以借鉴国外古城保护与开发的典型经验,将古城与商业区分开,各行其职,还古城一个静谧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在重建复建古城中,要以人为本,融进人的情感,给古城新的生命。这方面可以借鉴希腊或意大利城市对于街道的设计与布局,其是将审美与人情的标准融合起来,建构了“街道的美学”,焕发了城市的魅力。因而,在重构城市价值观过程中,也要意识到古城的重建复建从根本上是为了肯定人的存在,尊重人对城市的历史情缘与文化情愫,体现人对城市发展所独有的人情味,以此形成人的城市。
  保护城市古迹遗迹历史,增强意象性和可读性。城市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城市演变中遗留下来的古迹遗迹是文明的体现,是城市凝聚力的依托。然而,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这些古迹遗迹正在被高楼大厦所替代,城市发展也愈发呈现出同质性。对此,首先必须要认识到古迹遗迹具有不可复制性和重塑性,一旦摧毁,将无法再弥补。其次也要认识到城市中既存的古迹遗迹是独特的环境意象,是联结城市住民的纽带,是唤起市民荣耀感和归属感的脐带。另外,还需要认识到古迹遗迹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寄托,如果毁坏了它们,也相当于毁灭了人们对一座城市精神的意象性和可读性。因而,在重构城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媒体宣传、政策保护、资金扶持和市民参与等方式,妥善保护好古迹遗迹,不因城市改扩建和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毁坏掉一座城市所应有的意象性和可读性,要为其留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在解构建构城市过程中,对于新建的城市景观,也要在遵循古迹遗迹所展现出的既有城市精神的基础上,再融入其独特的个性和意蕴,这样才能更好地延续城市发展内涵,凝聚市民情感。
  提升城市软件硬件设施,增强幸福感和归属感。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大部分城市获得了快速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财富,但如何把“物质上的质量”转变成“精神上的能量”,建设市民心中的幸福城市,这是重构城市价值观,增强城市发展内涵的着力点所在。对此,需要认识到“幸福”不仅仅只是建基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而是主要来源于人的主观感受和切身体会,因而要着重关注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此,在城市解构建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城市建设的硬件内容,如丰裕的物质生活、完备的社会保障、雅适的居住条件、便捷的交通设施、优美的街道环境、完善的医疗保健、优良的教育条件和稳定的社会治安等,还要重视对“软”件设施与环境的营造和烘托,包括浓郁的人情味、美观的城市布局、祥和的建筑情调、高度的身份认同、丰富的文化娱乐、温馨的情感陪护以及和谐相容的个体幸福与城市发展等。综合而言,只有让市民切身体会到归属感和忠诚度的城市重构,才能激发起市民对城市的热爱与眷恋,充实城市发展的内涵。
  注重城市解构建构形态,增强审美化和包容性。在现代城市的解构建构过程中,各地都为了追求空间形态上的“高大上”,在打造城市地标时往往贪图体量庞大和造型奇异,却忽略了城市建筑与市民之间的心理感应以及由此产生的具有审美化和吸引力的空间意象。对此,在重构城市价值观中,一方面要认识到城市的发展空间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物理空间,而是饱含了诗意与幸福的意象空间,因而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尤其要注重对“幸福空间意象”的构建,要将幸福感和人情味融入城市解构建构过程中,提升城市内在的审美情趣,以此激起市民诗意的想象力和更为深刻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对于现代城市的规划建设者来说,要始终保持包容的眼光和开放的胸襟。可以说,人类文明是多样的,城市样态也是丰富的。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审美风尚和价值理念也将不断刷新城市的面貌。因而,对于在城市发展中出现的诸多新事物、新元素,只要其在不破坏不侵蚀城市固有的精神传承和文化内涵的前提下,都可以秉着包容与开放的心态加以接受,以此更好地丰富城市发展形态,增添市民意象空间。
  〔本文系苏州大学徐国源老师主持的江苏省吴文化研究基地项目“文化诗学与城市价值观重构研究”成果〕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钱国华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柴油机气门的三种典型失效模式,分别对气门杆锁夹凹槽崩断和气门杆颈部断裂两种失效形式进行理论应力分析,还对气门盘利用ANSYS软件进行耦合应力分析,指出气门可靠性
进、排气门是内燃机关键零部件之一,其工作状况十分恶劣,承受着高温、高压与交变负荷的冲击。由于气门的失效会引起内燃机严重事故,轻则使内燃机功率降低甚至丧失功能,严重时
<正> 山东月季爱好者大都不喜欢嫁接苗,主要原因是怕嫁接苗冬季易冻死,所以都喜欢扦插和压条苗。但经笔者实践证明,月季嫁接苗在山东露地越冬是冻不死的。1984年5月,我地栽常
<正> 塔吉克斯坦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的牦牛业是具有传统性的产业。研究牦牛生态学对于改善管理技术和增加产品产量具有很大的科学与实践意义。牦牛业的发展受着牦牛栖息
期刊
目的:分析对腹部创伤为主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一体化模式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4年3月至2
通过车用天然气发动机,建立了包括冷却水腔内流动沸腾传热、气缸盖内固体导热及缸内进排气燃烧在内的多场耦合仿真系统.采用直接耦合算法进行气缸盖固体区域与冷却水腔流体区
<正> 多数的景天科植物都被人起了像长寿花一样俗气的名字,如常见的玉树、燕子掌、翡翠木、神刀、一串珠、落地生根等等。只有一种植物偏偏拥有一个令人遐想的名字——双飞蝴
目的:观察研究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就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54例,根据DF溃疡的有无,将此15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正> 兰花的根系构造特殊,不像普通植物的根系那样具有主根、侧根、须根和根毛,而是一种具有很大伸缩性的肉质海绵根。笔者在一个秋旱连春干的早春,在疏林中挖取春兰时发现,
在柴油机透明喷嘴内部空穴流动可视化试验台上,基于高速数码摄影和长工作距离显微成像技术,研究了不同长径比结构的透明喷嘴内柴油和生物柴油的空穴流动特性及其对喷雾的影响